朝暮之间,四季已完成一个轮回。
凝眸回首,沿江街道也迎来了它的第一个生日。
应运而生,一个崭新的名字破土
2019年9月3日,根据行政区划调整,城中区沿江街道办事处在高新三路9号揭牌成立,乘势扬帆。2020年9月3日,沿江街道满周岁了!
沿江街道,是一个崭新的名字,崭新的,就意味着什么都得起头,紧迫感扑面来,新使命沉甸甸。沿江街道结合党的十九大关于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以及城中区委建设一流示范街道的要求,以建设“美丽沿江、德馨家园”为宗旨,积极探索打造“美丽、尚德、文化、平安、活力”的新沿江。
争创一流,开启生动的示范实践
沿江街道以年轮为笔,用踏实奋斗和创新实践,书写下建设示范街道的沿江探索,留下了一个个生动的示范实践画面。
今年年初开始的新冠肺炎疫情,是对沿江街道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沿江街道上下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全力做好疫情阻击和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复商复市,抓好组织架构全覆盖、人员管控全覆盖、宣传引导全覆盖、物资供应全覆盖“四个全覆盖”,织密基层疫情防控网;对企业实行“防疫知识到位、人员核查到位、日常管控到位、应急处置到位”的“四个到位”,做好“六保”工作,落实“六稳”任务,保障辖区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两不误,促进辖区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发展。该街道共完成城镇新增就业1195人,失业人员再就业798人,新增享受低保人数90人。在疫情防控期间,自治区、柳州市和城中区领导多次到街道检查调研疫情防控工作并给予肯定。
为推进政协工作向基层延伸,打通政协委员为民履职“最后一公里”,沿江街道努力打造街道政协委员示范联络站,通过组织政协委员到社区、居民小区开展“垃圾分类·你我同行”、民法典宣讲,开展基层议事协商、反映社情民意、服务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等系列活动,把政协委员的履职成效转化为参与社会治理、凝聚共识、促进发展的效能。
创新载体,基层组织焕发新活力
一年来,沿江街道以民生问题为导向,切实谋新招、求实效,创新基层党组织建设载体,畅通了党组织为民办实事的渠道。
沿江街道推出以党建联盟为载体,统领教育联盟、网格联盟、公益联盟的城市基层党建新模式,组织柳州市运力投资、客家商会等10余家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向扶贫单位融安县安宁村捐赠扶贫物资及资金价值共计3万元,助力脱贫攻坚。发挥党建联盟“1+6+N”平台引领社区治理作用,整治市容环境,抓实社会管理,提升民生福祉,先后开展创城固卫系列活动90余次,清运陈旧家具及垃圾近百吨,解决非机动车占用消防通道、市场脏乱、违法建设等民生问题120余项,消除各类安全隐患70余处。加大老旧小区改造力度,升级改造桂中花苑、水电工程小区、鹿山花苑等,受益群众12000多人,实现小区治理齐抓共管,小区面貌焕然一新。
为充分激发基层党支部主体作用,沿江街道推行“奋斗支部”工作法,将“奋斗支部”建在经济发展、城市建设、为民服务等一线上,已建成华锡苑小区“邻聚里”、王座社区“爱城爱家”、政协委员联络站“协商为民”等多个“奋斗支部”,把具有代表性的机关、企业事业单位、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的党员精兵凝聚起来,组建了一个个奋斗团队,为居民小区治理、企业发展提供更全面、专业、有针对性的服务。
回首一年,蝶变尽在;展望未来,希望满怀。一年的时间,沿江街道强化政治担当、使命担当、责任担当,为加快建设“美丽沿江·德馨家园”和构建城中区“城市生活核心区、城市形象展示区”和“广西商贸金融、科教文旅强区”贡献昂扬奋进的沿江力量。
(张德霖 史海龙
粟桂利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