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鱼峰区历史文化和天然景观资源丰富,聚集了众多游客热门打卡地。高颜值的外表下,还拥有着出众的实力——这里日产柳州螺蛳粉400万袋,全市七成以上亿元“粉企”集中于该区,产品远销海外;这里入选广西创建2022年国家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基地名单,入围2022年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全广西上榜的县区仅3个;该区还凭借“一碗粉”,带动了食品加工、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康复辅具等“三个百亿”产业集群的成长,走出了柳州螺蛳粉带动一二三产业全链条发展的路子。
紫气东来,花已成海,万象更新。鱼峰区全力以赴创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成效不断显现。
1.
强劲引擎:“一碗粉”推动发展
去年,鱼峰区在入围2022年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后,立即展开研究具体的实施方案,谋划出100个重点项目,以二产带动一三产融合发展。
以工业化思维推动、以第二产业带动,“一碗粉”成为最有力的引擎。
坐落在鱼峰区洛维工业园区的柳州螺蛳粉产业园,是柳州螺蛳粉生产最为集中的区域。规模以上柳州螺蛳粉企业达25家,亿元以上柳州螺蛳粉企业8家,去年工业产值同比增长30.8%,日产销达400万袋,袋装柳州螺蛳粉销售额突破120亿元大关。
柳州螺蛳粉持续壮大的步伐并未放缓。前不久,汤乐宝年产5万吨螺蛳鲜汤中央厨房、得华食品科技城二期项目、广西沪桂食品集团产业园二期等5个项目开工,涉及预包装生产、农产品深加工产业,总投资达9.5亿元。
在“一碗粉”的带动下,食品加工、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康复辅具等大健康产业迅速聚集、成长。柳药健康产业园、柳药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园、柳州网驿大健康产业园、市创新中药研制及其GMP生产基地等一批大健康产业项目建设、投产。
广西馨海药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杨世林博士是鱼峰区生物医药产业链链主,他曾带队赴上海等地围绕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开展招商考察,目前上海翡诺医药设备有限公司等项目也已签约,即将落地。
在“一碗粉”的带动下,文旅、电商等产业日益红火。辖区工农文旅的融合发展,成就了既是企业工厂更是国家AAAA级景区的柳州螺蛳粉产业园的横空出世,成就了“园区建在公园里,工厂成了新景点”的佳话。
与此同时,鱼峰区还建成柳州螺蛳粉交易大数据平台,建立“云螺联”螺蛳粉产业链数字经济总部平台,网络零售额在全市排名第一;打造了螺蛳粉产业人才小高地,不断聚集吸纳相关人才,为创新积蓄力量。
在“一碗粉”的带动下,乡村振兴走出了特色之路,城乡协同发展不断加快,乡镇日新月异。2022年,鱼峰区脱贫人口年人均纯收入增长14.25%;螺蛳粉原材料产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不断出成果,新增豆角、木耳、竹笋、螺蛳基地16个,发展螺蛳粉原材料种植含复种达9.445万亩,产量达6.69万吨,并成功入选广西创建2022年国家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基地名单、自治区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获广西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五星级)认定等。
一碗“酸”“辣”“鲜”“香”“烫”的柳州螺蛳粉,还在继续书写惊奇。
接下来,鱼峰区将抓住创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的新机遇,做大做强养殖、食用菌、麻竹、水稻等区域特色产业,2023年还将新增螺蛳粉原材料种植面积1.49万亩,新增基地11个,加快推动柳州螺蛳粉原材料交易中心建设,大力发展螺蛳粉上下游产业,持续提升柳州螺蛳粉品牌影响力,加速构建“螺韵白沙”“竹翠江湾”“稻香里雍”3条乡村振兴示范带,打造乡村振兴样板。
2.
塑造标杆:示范建设结硕果
鱼峰区走出了柳州螺蛳粉带动一二三产业全链条发展的新路子,也在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工作中,展现出鱼峰独有的特色。
在白沙镇,以螺蛳粉原材料产业示范园带动的特色产业欣欣向荣。
通过着力打造柳州螺蛳粉原材料核心示范区新标杆,白沙镇深入推进螺蛳粉原材料产业化规模化种植,建立和发展出完整的集生产、加工、销售、休闲为一体的螺蛳粉原材料产业链。目前,全镇螺蛳粉原材料种养合作社发展到18家,辐射带动原材料种养1.8万亩,年加工生产酸笋、酸豆角等螺蛳粉配料2500多万斤。豇豆基地(广西中柳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获评广西创建国家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基地,王眉村荣获“壮美广西·乡村振兴”年度特色案例。
2022年9月,在南宁召开的全区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座谈会上,白沙镇作为参会的唯一乡镇代表在会上就乡村振兴实践进行了汇报发言,为乡村振兴示范镇、示范村建设打好“样板”。
白沙镇党委书记郭柳芳表示,该镇将以王眉村的柳州市螺蛳粉原料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为基础,着力打造新标杆。加快发展特色农产品,全力打造乡村旅游示范区。
推进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里雍镇的重要抓手。
近年来,里雍镇立足自身特色优势,规模化发展螺蛳粉原材料产业,打造乡村旅游特色品牌,逐渐形成“一园一带一路”发展格局,实现从为产业“输血”到自我“造血”的突破。
随着柳州螺蛳粉产业蓬勃发展,里雍镇不断顺应消费新需求发掘特色产业,促进村集体经济增收,为乡村振兴赋能。当下,该镇正不断加强里雍头菜、里雍手工腐竹、里雍米饼这些民间非遗制作技艺的传承保护,为推出更多文化味浓郁的优质产品打好基础。
为抓住辖区大力发展柳州螺蛳粉产业的机遇,2022年,里雍镇因地制宜规模化发展螺蛳粉原材料特色产业,成功承办鱼峰区2022年乡村振兴暨柳州市螺蛳粉原材料产业发展现场会。中央电视台记者进驻龙团村下冲麻屯采访种竹产业并在CCTV17农业农村频道播出,扩大了当地的知名度。
为了加速柳州螺蛳粉原材料产业成长,里雍镇还构建了“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引进“螺霸王”“螺状元”“家柳”等柳州螺蛳粉龙头企业与专业合作社形成战略合作,签订购销合同,激发群众积极性。
里雍镇党委书记胡帆表示,接下来该镇将继续做好“农业+旅游”文章,着力培育“生态+”健康螺蛳粉原材料产业和“文化+”休闲螺蛳粉观光业,在做强产业、做精品牌、做大市场的同时,助推村集体和群众稳步增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3.
提升颜值:打造城市“后花园”
6万年前的白莲洞,2000年前的窑埠码头,百年前的张家老屋和儒栈古宅……归园田居、围炉煮茶的里冲村土地山屯,说走就走的露营地炮垒坪、挂榜山,人们研学柳州螺蛳粉产业园……近年来,鱼峰区在挖掘文旅富矿的同时,更注重品牌名片的打造,让人们对“鱼峰歌圩”“刘三姐”“螺文化”品牌过目难忘、印象深刻甚至流连忘返。
柳州的“老市长”柳宗元曾写过一首《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破额山前碧玉流,骚人遥驻木兰舟。春风无限潇湘意,欲采蘋花不自由。”这首诗被人誉为七绝压卷之作,也带火了位于鱼峰区白沙镇的破额山。
来自1000多年前的遥远绝响,正激发着这座古镇焕发新光彩。
去年年底,柳州市第五届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召开,众多目光聚焦白沙古镇。原来,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该镇完成了白沙文化乡村文化旅游示范区项目一期,改造了108栋房屋。瓦顶白墙,飞檐翘角,水墨画般的小镇吸引了大批游客。
除了破额山、白沙古镇,这里还拥有青龙双洲、天然氧吧三伯岭林场、“九层楼”梯田、新安汉墓葬群等历史文化和天然旅游资源,是柳州市民的“后花园”,“千年古镇,螺韵白沙”名气越来越大,“周末经济”持续火爆。
“今年开始,我们将充分利用好白沙的地域优势和资源优势,延伸旅游产业链条,打造旅游新业态。”郭柳芳表示,目前正积极配合凤糖集团建设柳州凤糖白沙镇读旅民宿综合体,以精品民宿、文化创意商业为核心,以开放式的老工厂主题创意空间为特征,打造集民宿主题体验、创新旅游吃(喝)、住、游、乐、购等为一体的民宿综合体高端体验模式。
里雍镇的乡村旅游产业也蓬勃发展。“露营、烧烤、赏春光,这里空气好,还有好吃的柳州螺蛳粉和特色小吃!”上周末,市民陈女士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里这样写道。她和朋友们在里雍镇塘汛湾和里雍老街度过了充实而有趣的一天,“里雍离市区不远,休闲娱乐和美食让人流连忘返,是个休闲度假的好地方。”
得益于里雍镇实施的长沙村中塘汛屯区域综合整治工作,塘汛湾沙滩露营基地开发日益完善,成为人们乐于打卡的新晋“网红地”。这两年,像塘汛湾一样,里雍镇不少河滩和草地被打造成露营地,乡村道路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吸引了大批市民游客前往。
与此同时,“组团赶圩”在里雍也悄然火了起来。“每到圩日,老街人来人往,无论是油堆摊还是螺蛳粉店,排队的顾客大多都是从市区来的。”在里雍老街摆摊卖油堆的李惠惠欣喜地说。
“这几年我们深度挖掘文旅资源,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广泛宣传‘一街’‘两粉’‘三山’‘三湾’‘三院’等旅游景点,推出3条里雍游线路,市场反响很好。”胡帆介绍,该镇为进一步吸引广大市民游客到里雍打卡观光,带活当地乡村经济,还推出了“魅力乡村里雍赶圩”等乡村一日游项目,受到热捧。
(荣瑶 陈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