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柳州市委主管主办 国内统一刊号: CN45-0003 爆料热线:15877281116 15877281117






2023年03月31日

媒体融合如何玩?“大咖”给出新解法

——中国地市媒体融合发展大会暨“全国百家党媒看柳州”活动侧记

“百年奋斗路·百城访初心”大型全媒体报道组织奖颁奖现场。

柳州日报社以《“网红”城市如何实现品牌“破圈”》为题,分享了新闻宣传赋能柳州螺蛳粉打造城市名片的探索。

参会嘉宾认真听会。

参会嘉宾翻阅《柳州日报》。

多家媒体获“百年奋斗路·百城访初心”大型全媒体报道组织奖。

专题讲座现场

嘉宾观看柳州宣传海报。

柳州螺蛳粉吸睛。

“春风如贵客,一到便繁华。”3月30日,在满城紫荆花闻春而绽之时,全国100多家地市党报、融媒体中心的社长、总编和新闻业务骨干约200人齐聚我市,参加中国地市媒体融合发展大会暨“全国百家党媒看柳州”活动。

在媒体深度融合的时代,如何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业界专家、全国地市媒体的“大咖”、媒体融合技术领域人士等在进行交流研讨时,给出了新解法。

1

守正创新,新解法层出不穷

“全国地市媒体要坚持守正创新,深化改革,通过融合发展不断提升新闻舆论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切实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通过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传播体系,努力打造出一批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地方主流媒体。”大会现场,中国地市报研究会会长覃进传达中国记协领导关于开好中国地市媒体融合发展大会的指示精神时提到。

在大会主题论坛上,地市媒体积极探索媒体融合的新解法在交流研讨中不断碰撞,建设全媒体传播体系的方向路径日益明晰,步履更加铿锵。

浙江湖州市新闻传媒中心副总编辑杨晓斌,分享了湖州市新闻传媒中心数智化转型实践。杨晓斌说,他们以传播、服务、治理、技术4个传播逻辑为载体,构建了湖州本地的“今日头条”、百姓生活的“超级入口”、政府治理的“最强外脑”、本地数据的“综合枢纽”,全力打造“数智传媒”推进媒体深度融合。未来,他们将按照新的体系构建,全面实现从“传媒”到“融媒”,再迈向“智媒”的转变。

“一次采集、多种生成”“一键触发,共同推送”“视频优先,全员学习制作短视频,培养网红”“必须让新媒体优先表达”……安徽安庆市新闻传媒中心总编辑张亚锋介绍了该中心围绕新闻生产流程、机构、人事薪酬管理、市场运营机制进行改革的经验,“改革后我们的内生动力得到有效激发,政治站位更高、传播速度更快、新闻质量更优、队伍素养更强”。

拥有70年历史的报社和33年历史的广播电视台,如何融合发展成为新样本?“从多转少、小转大、散转合”“重点打造用流量说话的四个百万级移动传播体系”“把可视化传播作为‘一号工程’”……重庆三峡融媒体中心主任、总编辑洪启辉说,通过管理转身、阵地转场、产业转型,“集团从‘聚用户,做服务’的经营模式,转型为‘新闻+政务服务商务’新型传媒产业经营模式,已迈进亿元产值企业方阵”。

2

技术赋能,新服务不断升级

“建设开放平台,汇聚人民群众的力量,是全媒体传播体系中内容生产新形态。”中宣部媒体融合专家组成员、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宋建武在作《全媒体传播体系中融媒体中心的建设和运营》专题授课时表示。

在地市媒体融合发展过程中,已涌现出不少积极探索。

湖北宜昌三峡新闻传媒集团新媒体公司总经理赵伟介绍,宜昌三峡融媒体中心(集团)通过改进新闻信息的供给和服务,聚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新闻信息需求,自主研发一系列“媒体+应用”,如媒体+问政、农技微课、便民电话、超市配送等30余项定制化功能;开发“宜格微视”智慧社区视频平台,形成“短视频+居民互动+高效服务”一体化的市域治理服务体系,深入受众群体。

浙江金华日报社聚焦探索构建社区新闻服务圈,推进“金小彩”社区新闻传播+民生融通项目,瞄准以社区为新媒体传播的基本单元,推动采编队伍分片联系市本级的117个社区,通过加强社群的培育与建设,重构与受众血浓于水的关系,逐步实现聚合用户、形成圈层式裂变式传播效果,并就“新闻+政务服务商务”模式进行探索。

在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过程中,技术如何实现创新引领?

广东东莞日报社把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作为“头号工程”,努力构建“网上网下一体,内宣外宣联动”的工作新格局。这其中,离不开技术赋能。该社总编办主任余佩函说,该社向技术要动能,为推动移动传播专业化,配置了无人机、VR摄像、移动直播等设备,为丰富新媒体产品提供技术支撑,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产品。

浙江新华移动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海霞聚焦媒体融合创新探索实践的技术应用,结合业务发展的技术应用痛点,提出了向发挥制度优势闭环式服务生态平台发展、向开放式技术架构升级和中台化发展、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应用向运营场景化发展等方面解决之道。

3

“荆”奇柳州,新名片魅力十足

在大会主题论坛上,柳州日报社总编辑李斌以《“网红”城市如何实现品牌“破圈”》为题,分享了新闻宣传赋能柳州螺蛳粉打造城市名片的探索。他说,柳州城市形象“出圈”,与柳州螺蛳粉、与新闻宣传工作密不可分。柳州日报社常态化关注柳州螺蛳粉产业发展,在每一个节点都做相关的动态报道,同时做好典型宣传、成就宣传,并通过柳州螺蛳粉产业讲好城市故事、开放故事、创新故事、脱贫攻坚故事,传播城市形象。

据悉,近年来,柳州围绕“一台车、一江水、 一朵花、一碗粉”这“四个一”建构和传播城市形象,打造了四张闪亮的城市名片。这让与会嘉宾对“全国百家党媒看柳州”活动,深入采访、了解柳州充满期待。

四川绵阳日报社党组成员、副社长李永斌与柳州渊源颇深。他说,20年前,绵阳提出“工业学柳州,旅游学桂林,城建学南宁”,他曾于2004年、2007年两度到柳州采访。这次来柳州又有了新的认识,可谓“工业强、生态好、城市美、三产活”。

“柳州和鞍山一南一北,都是花香满城的工业城市。柳州对紫荆花的宣传方式新、活、广,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辽宁鞍山市新闻传媒中心副总编辑王素霞说,鞍山市正处于媒体融合的关键时期,这次大会来得正是时候,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可实操性,收获良多。

“来了柳州才知道,一碗小米粉,也能打造成城市名片,实现品牌‘破圈’,很惊艳。”内蒙古兴安日报社党委副书记、总编辑胡日查说,她要把这些经验运用到新闻实践中,发挥新闻传播优势,助力兴安特色产业走出悠悠草原、形成品牌声势。

全媒体记者 朱柳融 韦斯敏

(本版图片由全媒体记者 黎寒池 覃科 周宁 摄)

--> 2023-03-31 ——中国地市媒体融合发展大会暨“全国百家党媒看柳州”活动侧记 1 1 柳州日报 content_156030.html 1 媒体融合如何玩?“大咖”给出新解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