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雾缭绕,桃花争艳,茶农们在花下轻舞指尖,忙采春茶,犹如点缀在春天“五线谱”上的跃动音符……近日,记者走进三江侗族自治县良口乡寨塘村,一幅幅迷人画卷映入眼帘。“我家种植约4亩乌牛早和福云6号茶叶,这几天春茶长势好,夫妇俩同时采茶,每天收入近400元。”村民张玉新一边采茶一边告诉记者。
近年来,良口乡着力构建以“两茶”、种稻养鱼特色农业为主导,生态文化旅游为依托的新型产业链,全面彰显“鱼米之乡”特色优势,助力乡村振兴。2022年,该乡被评为自治区卫生乡镇,和里村入选“壮美广西·乡村振兴”年度特色案例,并被评为“自治区乡村振兴改革集成优秀试点村”,南寨村稻渔综合种养基地顺利通过自治区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核验。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为全面拓宽群众增收渠道,良口乡因地制宜培育壮大“两茶一木”“种稻养鱼”“黄金小土豆”等特色产业,大力推广“优质稻+再生稻+鱼+螺”稻田综合种养项目,以南寨村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为样板,通过以点带面,辐射带动全乡发展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同时以打造螺蛳粉原材料种植示范基地为抓手,带动豆角、木耳等原材料种植。2022年,全乡茶园面积达1.8万亩,油茶林面积5万余亩,种植优质稻1.7万亩,稻田养鱼(螺)5531亩,种植小土豆375亩,有力实现产业多点开花、群众多元增收。
良口乡晒江村村民韦文俊是一名返乡创业大学生。2017年底,他看中家乡稻田养鱼产业的发展前景,回乡以“公司+合作社+基地”模式,成立三江稻田鲤鱼原种扩繁中心,致力打造产、学、研一体化的水产企业,目前生产鱼种水面面积达100多亩,辐射稻田养殖面积4万余亩,2022年直接带动养殖户200余户,户均增收超2万元,力促农田增效、农民增收。
良口乡乡长吴鑫表示,下一步,良口乡将着力把准乡村振兴重点、特色发展亮点和群众愁盼要点,加快推进“两茶一木,种稻养鱼”等特色生态产业转型升级,聚力打造和里南寨、布糯茶园、产口古榕景区等乡村旅游示范点,全力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让更多村民在家门口捧好“金饭碗”,吃上“旅游饭”,奋力交好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和美新三江“良口答卷”。
本报通讯员
龚普康 杨胥杰 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