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牵手情相依,粤桂协作心相连。不以山高,不以海深,融安县与广东省湛江市遂溪县结对协作以来,两地党委、政府切实扛起粤桂协作政治责任,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发展共赢”为原则,按照“融安所需,遂溪所能”不断探索粤桂协作新模式,通过定向招商、精准招商,改善民生、解决问题,培训技能、助力就业等方面,开展精准对接、精准帮扶、精准协作,实现发展共商、合作共赢,走出一条符合两县发展实际的粤桂协作新路。
定向招商 精准招商
招商工作是粤桂协作最大的亮点之一。广东处于改革开放前沿,信息发达、资源丰富、思想开放、经济发展好。能否把广东企业吸引到地处偏远山区的融安县投资兴业,不仅需要政策扶持,更需要一套科学完善的招商办法,一套科学高效的办事流程,一颗服务客商的心。
“去年融安县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了广西国毅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生产的聚乙烯螺旋波纹管,有效填补了桂北地区无波纹管生产厂家的空白,满足西南地区的市场需求,助力我县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融安县委常委、副县长陈光提向前来融安调研的湛江市乡村振兴局相关人员介绍道。
融安县融嘉工艺有限公司、柳州融安金园食品有限公司、广东坤达管业有限公司广西分公司……通过招商引资,多家广东企业进驻融安县农产品加工暨粤桂协作产业园和广西香杉生态工业产业园区。这是遂溪和融安经济互融的成果。
融安林农业生态资源丰富,如何将丰富的资源经高效开发提升价值,实现生态资源优势向经济发展优势的转变是融安县产业协作发展的一个焦点。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融安县牢固树立“大招商、招大商”理念,积极主动地“走出去,请进来”,利用遂溪企业资金和技术优势在融安投资设厂,提升附加值,助推融安“一产”资源向“二产”制造延伸,将融安特色产业“金桔香杉”变为“金果银树”。
2022年9月27日开通的粤桂协作——融安县生产原材料直销遂溪县企业专列,助力融安区域水泥产品走向沿海区域市场,成为东西部协作县中,首个开通县与县之间货运专列的县。
据统计,通过粤桂协作引导投资的7家企业投资金额超3亿元。
改善民生 解决问题
民生改善是粤桂协作根本任务之一。遂溪县和融安县共同携手加强民生建设,改善群众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促进人民安居乐业。自2016年以来,围绕产业发展、乡村建设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遂融两地投入近3亿元用于教育、医疗、产业、就业、人才培训、安全饮水、危房改造和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乡村振兴等方面的140余个民生项目。
“2022年融安县获得广东帮扶资金5027万元,惠及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等19个项目,为加快融安‘产业振兴’步伐,助力脱贫群众稳定脱贫打下坚实基础。2023年要继续加大产业帮扶力度,带动一批群众发展产业,实现稳定增收。”陈光提介绍说。
产业兴、乡村富。广东省遂溪县结合融安县特色产业分布的实际情况,在大将镇、泗顶镇、浮石镇和潭头乡实施金桔、蔬菜、河边鱼、优质稻等产业项目,助力全县产业发展。同时,结合文旅资源着力打造长安镇、大良镇、大坡乡、沙子乡等四个乡村振兴示范点,谋划探索产业振兴、强村富民、生态宜居的发展路径,打造生态宜居新农村,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培训技能 稳定就业
稳定就业是脱贫群众实现稳定脱贫的关键之一。就业是最大的民生。遂融两地秉承“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人民改善生活的基本前提和基本途径”的理念,积极推进劳务协作工作,构建了纵向组织推动、横向协作对接的工作机制,建立“任务、稳岗”2个清单,抓实“宣传、对接、稳岗、服务”四个关键环节,形成了“124”即“一个平台+二个清单+四个环节”的劳务协作模式。
一技在手,吃喝不愁。3月14日,融安县举办“粤桂劳务协作家政培训班”,对80余名易地搬迁居民进行家庭保洁员、月嫂等职业技能培训,帮助搬迁居民提升就业技能,拓宽就业渠道,实现稳定增收。遂融两地还结合地域特色,开展“螺蛳粉技术”“南粤家政”“粤菜师傅”“农村电商”等职业技能培训,提高群众职业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进一步增加收入。
此外,融安县以建立公益劳务公司和借力外包劳务公司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引进劳务公司、“点对点”输送等举措开展劳务输出业务,通过“公司+岗位+劳动者”的形式,免费开展有组织的劳务输出工作。2022年以来,累计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3000多人,其中脱贫人口13500余人;举办乡村振兴“春风行动”“粤桂协作专场招聘会”7场,参加招聘会企业400多家,提供近万个就业岗位。
本报通讯员
谭凯兴 李弟仔 唐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