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柳州市委主管主办 国内统一刊号: CN45-0003 爆料热线:15877281116 15877281117






2023年04月04日

一年春作始 百业农为先

——记者深入农村感受我市春耕生产气息

三月龙城,春潮涌动、万象更新,产业基地内绿意盎然、“铁牛”在田间穿梭、农技培训热火朝天,洋溢着蓄势待发的喜悦和希望。

去冬今春,我市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春耕生产立足一个“早”字,早部署、早行动、早落实,确保春耕备耕有条不紊开展。近日,记者深入农村,感受我市春耕生产的蓬勃气息。

土地流转带来“春天里的活力”

在鱼峰区白沙镇大电村,当地农民每年可拿到三份收益。“农闲时,我们在外面打工赚钱,家里的4亩土地租给农业企业种豇豆;农忙时回到村里,企业优先雇用土地出租人帮他们收获豇豆,每年还能领到土地租金,一年下来可拿到三份收益,多挣六七千元。”村民韦秀罗笑着说。

土地问题事关民生,引入社会资本建立“企业+村集体+农民”的合作模式,是我市破解“谁来种、种什么、怎么种”问题,让“闲置田”变成“黄金田”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我市农业部门紧抓土地流转工作,推进撂荒弃耕土地整治,采取流转耕地、联合耕种、托管托收等多种方式,激发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的积极性,节约生产资料,促进生产集约化。

据统计,目前全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面积113.81万亩,流转率达30.96%,流转涉及农户约15万户,农村发展活力显著增强。

奖补政策鼓起农民“实惠荷包”

如今,行走在田间地头,“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的场景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大型农用机械作业的轰鸣声。“农机手”“无人机飞手”成为农民种地的好帮手,农业机械化成为农事日常化。

“购买农机有补贴,农机部门还鼓励我们开展水稻跨区域机械代耕、代育秧、代种、代插服务。”柳州市晴耕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姚仁起说,春耕备耕期间,合作社内的拖拉机、插秧机、无人机都处于高负荷工作状态,每天都有农民上门咨询、购买服务。

记者从市农业机械化管理中心了解到,2022年,我市累计使用农机购置补贴资金7863.83万元,补贴各类农机具7320台(套),5525户农户受益。

此外,今年年初,我市出台《2023年柳州螺蛳粉原材料基地建设指导意见》,鼓励市、县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用于柳州螺蛳粉原材料基地建设,打造一批螺蛳、竹笋、豆角和木耳等原材料种养基地。

“农民得到真正的实惠,自然就会加入到产业发展队伍中。”柳州市添翼种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刘天义说,合作社已建有一个食用菌生产基地,今年将继续投入资金发展酸笋、酸豆角初加工。

培训丰富农民“会种地的智慧”

3月中旬,柳江区田间多了一抹“志愿红”,这是当地农业部门组织农业技术骨干到各镇开展春耕春播农业科技服务活动。活动中,科技服务先锋队队员手把手教群众识别假冒伪劣种子、农药、兽药、化肥等,为群众讲解各类农业知识,认真解答群众在生产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施什么肥、用什么药,农技人员都讲得清清楚楚,我们不仅要种地,还要会种地。”柳江区成团镇灵江村村民韦昌稳说。

据悉,近年来,我市农技部门加强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农业技术人员勤指导、多入户,为农民提供产业帮扶。2022年,累计开展乡村培训班200多期,培训学员18644人次。经过规范培训的学员综合素质明显提高,专业生产技能水平显著提升,有力促进我市粮食、畜禽水产养殖、糖料蔗、水果、桑蚕、蔬菜、茶叶、食用菌、中药材等农业特色带的形成与发展。

全媒体记者 李斌

--> 2023-04-04 ——记者深入农村感受我市春耕生产气息 1 1 柳州日报 content_152608.html 1 一年春作始 百业农为先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