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至26日,在中国医学装备协会指导下,由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医院物联网分会、《现代医院管理》杂志社、上海交通大学健康长三角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卫生政策与医务管理研究所、中关村精准医学基金会联合主办的“第四届全国医院物联网大会暨中国国际医院物联网产品展览会”在合肥召开。
会上,因医院在物联网应用方面成绩突出,市工人医院院长黄海欣当选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医院物联网分会副会长,并荣获“2021-2022年度中国医院物联网应用创新十大贡献人物”奖;副院长郑捷敏荣获“2021-2022年度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医院物联网分会优秀委员”称号。
此次在合肥亮相,市工人医院以数字化、智能化赋能高质量发展的成果获得全国同行认可。这份认可源于近年来该院在物联网技术应用方面进行的探索和实践。
2020年7月17日,市工人医院新院区正式启用。市工人医院新院区是广西目前一次性建成面积最大的医院,总占地面积约240亩,已完成一期工程建筑面积21.4万平方米,规划普通病床数1500床。医院规模如此之大,如何做好院内管理?在建设规划之初,市工人医院便融合国家卫健委关于智慧医疗、智慧服务、智慧管理“三位一体”的智慧医院建设标准,建立了一套医院专用物联网管理平台,成功将物联网技术应用覆盖到门诊、住院、医技、后勤等各个环节。
物联网技术如何助力市工人医院打造高品质智慧医院?透过院内管理细节可见真章。医院目前主要建设完成了智慧机房、无纸化会议室、手术行为管理、自助机、导诊机器人、手术机器人、清洁机器人、院内导航、自助寻车、移动OA办公、智能化药品管理、移动查房、移动护理、智能护士站、智能无线输液、智能病房呼叫、静配中心管理等物联网应用。
通过搭建多院区一站式智慧后勤管控平台,医院还实现了后勤一站式报修闭环管理、变配电监测、中央空调监测、电梯监测、医用气体监测、供水排水系统安全监测、污水监测、环境监测、智能照明控制、重要机房视频监控、能耗监控、中型物流传输系统、医疗废物全流程管理、智盘就餐管理、智慧安防等物联网应用。
这些物联网应用可降低空调能效10%至20%,医院日用电量减少近1万千瓦时,且大大节约运行维护成本。病房监测管理系统能实时监控院内的温度湿度、光照、噪声、PM2.5、CO等数据信息,对环境异常事件进行报警处理,同时联动空调或通风设备改善异常情况,为患者康复提供安全舒适的住院环境。
市工人医院院长黄海欣表示,疫情推动医疗行业数字化转型不断加速,医疗物联网逐渐成为医院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帮助提升医院服务质量和运营效率,实现医院的精细化、智慧化管理。今后,市工人医院将始终贯彻“三位一体”智慧医院建设理念,持续加强信息化建设,通过数字化、智慧化管理模式充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服务需求,让广大患者在“智慧医院”享受到新时代、新技术带来的就医新体验。
(宋美玲)
(本文图片均由市工人医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