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晚上7时许,在外地刚开完会,广西汽车集团首席技能专家郑志明就匆忙踏上返回柳州的动车。他心里始终装着新能源汽车核心设备的研发和生产工作。46岁的他,干起工作劲头十足。
“现阶段正重点攻克检测新能源汽车减速器及整车的NVH(用来衡量汽车制造质量的一个综合性问题)设备的研发工作。”郑志明说,该核心技术被国外企业长期掌握,广西目前没有相关技术人才,因此迫切需要在该领域实现新突破。
关键核心技术既是国之重器,也是企业抢占行业发展的利器。成立核心人才团队,不断更新检测设备硬件,到国内先进企业调研学习,向行业专家请教……郑志明带领团队一点点向目标靠近,他们像海绵吸水一样学习知识,像老黄牛一样扑下身子做事。
“从师傅身上学到做事要有精益求精的态度。”谢德阳说。2014年,谢德阳从广西机电技师学院钳工专业毕业后,一直待在郑志明身边学习技术。
谢德阳介绍,团队在完善检测设备时,曾让机器成功测出汽车零部件的噪音,大家都很开心,但师傅会提出更高的要求,让大家把设备做得更加精准,以检测出最准确的数据,为后期汽车软件的开发打下坚实的基础。
“软件定义汽车是大趋势,只有坚持自主研发,把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解决汽车产业‘卡脖子’的问题,实现弯道超车。”郑志明说。
连日来,融水苗族自治县安陲乡江门村也是一派繁忙景象,乡村振兴产业园建设项目工地上,工人们正在抢时间赶进度。
“产业园6月份就可以完成建设和交付使用。目前,大家正在采购相关设备和积极招商引资。”江门村驻村工作队员覃石说。
项目如何推进和落地,江门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杨宁胸有成竹。“我们将依托本地资源和企业优势,重点引进腊味、头菜等农产品加工企业和新建水厂。”杨宁说,将选派村民到企业学习经营管理知识和技术。
民生工程是群众的幸福之源,工作再苦再累大家都没有怨言。“白天调研、晚上和周末加班是家常便饭,但想着项目能赶快落地,老百姓收入能增加,大家就元气满满。”覃石说。
覃石在广西汽车集团担任人力资源经理,有5年在国外负责基地项目建设的经验,在江门村开展驻村工作的日子里,他从杨宁身上学到了不一样的经验。
“为动员群众参与水厂建设,我们花费2个多月时间跑了11个村屯。”覃石说,杨宁是一个很有想法的人,但无论村屯大小事,在做决策前她都会倾听民意。
村民提出村屯的综合展厅要融入苗家元素,杨宁在装修时便采纳了群众意见;村民对资金入股持观望态度,杨宁就带头将项目建设落地,再以健康养老等方式让村民享受到发展的红利……
“村里的事还得群众说了算。未来,将继续增强村民的主人翁意识,让他们既是乡村振兴的受益者,又是参与者。”覃石说。 全媒体记者 覃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