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柳州市委主管主办 国内统一刊号: CN45-0003 爆料热线:15877281116 15877281117






2023年04月12日

种子没落地 订单已上门

我市“订单式农业”发展实现多方受益

覃宁正在为丝瓜苗布网。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李斌报道摄影)昨日,细雨霏霏,在柳城县东泉镇走马村,村民覃宁一边哼着歌,一边为刚冒尖的丝瓜苗布网,心里乐开了花,“这些丝瓜已经有人订了,等7月底成熟,马上有人上门收购,完全不愁销路。”

农产品不愁卖,自信从哪里来?覃宁挥了挥手机,秘密全藏在联系簿里,“我和这些老板早已经达成合作,每年他们都会定时来收购我的丝瓜、玉米、黄瓜、辣椒,销往市里面的农贸批发市场,省时又省力。”

畅通农产品供销渠道,是保障农民收入稳定的重要环节。发展“订单式农业”,不光是农民受益,收购商也同样受益。

柳城县东泉镇绿宝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有300亩豇豆,为了带动当地农民实现致富增收,去年他们将承包的土地腾出一部分,请农民来种植豇豆。

“合作社和农民签订协议,提供种子、农资、技术培训,农民只管种,达到采收要求后,我们便按照相应价格统一收购。”合作社管理人员曾德军说,相比于合作社花钱请人种,这种方式能更有效地调动农民参与种植的积极性,给合作社带来的效益也更好,“毕竟管护好,产量高,农民的收入也高。”

不光是在柳城县,近年来在柳江区、融安县、鹿寨县等地,“订单式农业”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与当地合作社或外来企业达成合作,实现“种子没落地,订单已上门”。

记者从市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站了解到,2022年,全市4409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统一组织销售农产品总值超过5.8亿元,其中统一销售农产品达80%以上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有738家。

“过去是农民等老板收购电话,现在是老板等农民丰收电话,角色互换了!”覃宁笑着说。

--> 2023-04-12 我市“订单式农业”发展实现多方受益 1 1 柳州日报 content_162438.html 1 种子没落地 订单已上门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