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记者从市体育局获悉,近日《人民日报》刊登了一篇《把运动场地建到群众身边》新闻,提到了我市利用城市闲置地块增设体育设施,打造“15分钟健身圈”的情况。我市将老厂房、桥头底部、沙滩等闲置地块变为运动场,让市民在运动中享受快乐与健康。
在城中区学院路柳柴文化产业园内,一栋老厂房被改造成了运动馆。曾经的机器轰鸣已不再,如今“加油”声不断,改造成运动馆的老厂房焕发新活力。在我市部分大桥桥头两端的桥底,利用闲置地块修建、安装的塑胶篮球场、足球场、门球场、健身路径等体育设施方便市民运动。此外,我市还利用柳江沿岸沙滩,打造具有柳州本土特色的沙滩运动场地。
据了解,近年来我市在部分闲置地块修建体育设施,让闲置地块“动”起来。去年我市已基本实现中心城区范围内“15分钟健身圈”全覆盖,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3.05平方米,经常参与体育锻炼的人数占全市总人数的46.32%。今年我市将继续加强公共体育服务供给,让柳州如同一座体育园,增强市民幸福感。
全媒体记者 覃科 报道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