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江,是一片红色热土,有着厚重的红色文化底蕴。在这里,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优良传统历久弥新。近年来,柳江区始终坚持双拥工作与经济建设同步发展,国防意识与改革开放意识同步增强,优抚保障水平与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同步提高的原则,广泛深入开展双拥活动,不断巩固双拥模范城(县)成果。
1
明确“路线图” 吹响宣传号
行棋观大势,落子开新局。如何助推柳州市做好争创自治区双拥模范城“十一连冠”工作?“要牢固树立‘军地一盘棋、军民一家亲’理念。”4月4日,柳江区委书记玉秋静在该区2023年双拥工作会议暨争创自治区双拥模范城“十一连冠”部署会上要求,要着力解决热点难点问题,落实好各项优抚政策,以实干实绩助推柳州市夺取自治区双拥模范城“十一连冠”新胜利。
坚如磐石的军政军民团结,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柳江区坚持双拥工作体系、机制一起抓,区委、区政府和驻地部队领导高度重视双拥工作,将其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部队建设总体规划,强力组织实施。该区通过成立区委书记和区长为双组长的双拥工作领导小组,严格实行军地合署办公,落实军地互提需求、互办实事“双清单”工作制度。
同时,柳江区深化双拥宣传工作,强化双拥和国防教育,充分发挥宣传教育基地作用,以国防教育阵地和爱国主义教育阵地为依托常态化开展教育活动,并结合传统爱国主题教育,通过军训体验、“进课表”“进课程”等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干部群众的双拥热情,大力营造该区崇军拥军的浓厚社会氛围。在公共场所,军人优先相关标识让人感到分外温暖。
2
政策落实处 履职有作为
柳江区聚焦需求、问题、效果“三导向”,抓实各项优抚安置政策,用心用情用力重点解决部队官兵后院、后路、后代问题,真正把“稳军心固长城、促发展保打赢”工作做实做细。
及时兑现优抚待遇,认真落实优抚政策。去年,柳江区为2149名优抚对象发放定抚定补金共1536.9万元,落实资金65.6万元帮助2051名优抚对象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为418名优抚对象发放医疗救助金77.9万元,落实保险费2207万元帮助2207名重点优抚对象续保2022年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等。在走访慰问工作方面,各级领导、干部积极开展慰问烈属、军属、在乡老复员军人活动,全年共落实发放慰问金130.4万元,优待证申请率达100%,优待政策体系进一步优化。
此外,柳江区始终将安置就业作为服务保障退役军人权益的基础性工作,构建完善可行的服务保障体系,高效破解退役军人就业难题。去年退役士兵安置率100%,共发放自主就业退役士兵一次性经济补助金129.2万元;创新了招聘方式,聚焦“点对点”深入企业,实现供需人才有效对接,全年达成用工意向约56人,接收自主就业退役士兵82人……切实做好退役士兵安置及军休、企业军转干保障工作,促进退役士兵就业创业。
3
拧成“一股绳” 军民一家亲
“我将苦练军事技能,提高综合素质,用‘才干’回报家乡,为国家作贡献。”新兵代表曾振弘激动地说。3月14日,柳江区举行2023年春季新兵批准入伍暨欢送大会,近百名合格青年被批准应征入伍,其中大学生占比超过90%。各项拥军优属政策激发了适龄青年投身军营的热情。
柳江区双拥宣传教育深入人心,拥军工作扎实有效,服务备战打仗积极有为,在涉及部队战备执勤、训练演习、国防工程建设等方面的问题,坚持物质、精神共发力,去年安排近100万元用于军事训练及文化活动场所、基础设施的改造、建设,主动做好服务保障;同时协调相关部门解决军烈属就业、就医、子女入学等实际困难和问题,竭尽全力为驻地部队提供切实有效的服务。
此外,柳江区积极发挥双拥统筹资源优势,设立双拥图书专架、长廊展示等文化区,强化工作成果展示,并采取座谈会的形式与驻地部队官兵座谈,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增强全社会国防意识和双拥意识。2022年,该区共为现役军人送立功喜报74家,发放慰问金14.9万元;入伍新兵153人,举办新兵入伍“四尊崇”活动,为入伍新兵家属发放光荣牌。
无论是烽火岁月还是和平年代,柳江区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光荣传统始终不曾改变。一浪高过一浪的双拥热潮,推动双拥工作不断实现创新与发展,续写柳江区双拥工作新篇章。
本报通讯员 梁彩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