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可以‘对号入座’查找问题,避免受到行政处罚而产生不必要的经营成本。”4月10日,我市一家劳务公司的经理黄兴相说。
能让经营公司十多年的黄兴相发出如此感慨,离不开一份“指导清单”的编制。
去年7月,我市在全区率先编制《企业行政合规指南》(下称《指南》)。该《指南》汇编了从近5000件涉企行政处罚案件中,梳理出250项“高频”行政处罚案件。为企业引入合规管理体系,提供系统性行政指导,从源头上提高行政监管的可持续性和有效性。
3月24日,全区政法机关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会议在南宁召开,柳州市人民检察院、柳州市司法局成为会上6家作典型交流的两家单位,包括《指南》在内的我市多项好的做法在全区获推广。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指南》的编制,只是我市法治护航助力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我市政法机关紧紧围绕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打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一组数据成了有力佐证:2022年,我市新登记市场主体64385户,同比增长22.62%。
为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切实解决营商环境堵点、痛点、难点问题,建立服务企业长效机制,市委政法委针对性出台《柳州市政法机关联系服务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实施办法(试行)》《柳州市政法机关服务国资国企活动方案》等,推动法治服务企业走深走实。
企业有需求,我市政法机关积极行动。市中级人民法院与市工商联开展法官进商会、进协会、进企业活动。目前,参与法官383人,覆盖经济主体276家,扎实开展“一对一”法律服务;市人民检察院召开服务企业工作推进会,完善涉企办案机制,开展涉企案件专题调研,推动公益诉讼检察写入《柳州市柳州螺蛳粉产业发展条例》;市公安局通过推行公章刻制“一网通办”、推进信息共享、推进24小时自助服务平台建设等,为群众和企业改革发展创造积极条件;市司法局为180家“高、精、尖”重点企业提供“订单式”法律服务,并推出企业公证顾问制度,为股权转让、招标投标等重大生产经营活动的法律行为当参谋。
在我市,各政法机关的执法不仅有力度还有温度。
如2021年10月首个免罚清单《柳州市交通运输市场轻微违法经营行为免处罚免强制清单(试行)》发布后,我市迄今已实施17个领域398项免处罚免强制清单,免罚案件达17.9万件。通过对轻微违法容错免罚,运用劝导示范、警示告诫、指导约谈等柔性执法方式,督促市场主体依法合规行事。
市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市政法机关将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以更实举措建设高水平的法治柳州,为柳州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法治保障。
全媒体记者 周仟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