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在鹿寨县,被紫荆花包围的广西法恩莱特基地里,450多名建筑工人忙得热火朝天。
今年一季度全市工业投资104.4亿元,同比增长46.1%。“该项目展现了我市工业投资的活力,也为柳州建设国际新能源汽车产业高地注入了新鲜‘血液’。”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心脏”,电解液则是它的“血液”,是关键材料。
“这‘血液’要经过3万米长、层层环节才能生产出来。”柳州法恩赛克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林召强抬头望着穿梭在空中的管道说。
5个月前,这里还是一片鱼塘。如今,122亩的基地里,智慧工厂、自动化控制室等建筑拔地而起,高精密设备陆续入厂。项目经理陈连发告诉记者:“智慧工厂里,将组建10条自动化生产线,设备属行业中世界领先,几十米的生产线上仅需两三名工人作业。”
基地将实现年产能10万吨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不仅可满足柳州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还能供应西南地区乃至东盟市场。“‘造血’是第一步,我们还要参与广西新能源汽车实验室的研发项目,助力打造国家级实验室。”林召强信心满怀。
在林召强、陈连发看来,项目能跑出“加速度”,还得从一个微信群说起。
“你看,这50人的工作专班群是我们为法恩莱特组建的,里面不仅有企业和各个部门的负责人,还有县领导,群里每天更新进度,遇到堵点也能第一时间疏通。”鹿寨县科技工贸和信息化局副局长韦杰告诉记者,通过牵线搭桥,该基地还顺利获得柳州银行的融资贷款,截至当天到位资金已近1亿元。
当下的工业投资,就是未来的发展势能。这份一季度成绩单的背后,展现着一幅幅政企携手干事业的动人画面——在柳东新区,中德工业园的中车乘用车电驱产业基地在3月实现生产,青山瑞浦二期新增建设20GWh电芯等重大项目建设日新月异;在北部生态新区智能电网产业园,鹏辉电池三期已起航,10多个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项目加速推进。
除了围绕上汽通用五菱‘一二五’工程的一批项目,广西工业设计城、优必选机器人超级工厂、飓芯科技氮化镓半导体激光器芯片产线等项目建设、签约、投产的消息频频传来,这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成长,也让工业柳州转型升级动力更足。
全媒体记者 荣瑶
见习记者 刘心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