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正是桑葚成熟的时节,百朋镇“90后”退伍军人覃永师返乡创业种植的20亩桑葚迎来了大丰收,桑葚个大、肉厚、色紫黑,获得群众青睐,而覃永师也成为返乡创业的“排头兵”。
4月14日,笔者走进百朋镇琴屯村炉村屯覃永师的桑葚园,一排排整齐有序的桑树枝繁叶茂,桑叶清新,乌紫油亮、颗粒饱满的桑葚隐藏在树叶下,令人垂涎欲滴。村民们正忙着根据订单采摘桑葚,而游客们则穿梭于桑园间,体验采摘的乐趣。
“桑葚园离家近,工作也轻松,我一天收入有100多元。”村民谭阿姨对于能在家门口就业很满意。
“这里的桑葚又甜又好吃,我们每年都会过来采摘,摘回去送给亲朋好友品尝,还可以泡酒喝。”游客韦文顺说。
热爱家乡的覃永师于2017年回乡创业,看中台湾大果桑葚的良好市场前景,于是便开始引进种植。覃永师甚至用尺子“量身定种”,用于固定桑树之间的距离,这样种出的桑树不仅美观还方便采摘。
2020年桑葚种植规模从最初试种的1亩扩大到20亩,三年树龄的桑葚当年总产量达5万斤,销售桑葚则成为他最棘手的问题,最终造成落果多且浪费。覃永师经过不断总结摸索,坚持绿色无公害种植,强化果园管理、枝条修剪、疏果提质,同时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拓宽销售渠道,还积极学习桑葚深加工技术,如今种出来的桑葚颗粒饱满、色泽鲜亮、口感更佳,还有效拓宽了桑葚的销售渠道。
如今,覃永师已建成优质高产的桑葚园,桑葚每年的产量都控制在2万斤左右,年产值10多万元,还带动了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桑葚成为增收的“黄金果”,有效助推乡村振兴。目前,该桑葚园主要以入园采摘和配送为主,入园采摘售价为5元/斤,配送售价为6元/斤,采摘期可维持到5月中旬。
本报通讯员
韦蒙玲 兰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