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早上,在柳城县大埔镇六休村杨柳屯的梅花鹿养殖场里,杨华、李珊珊夫妻二人开始了一天的劳作。妻子李珊珊舀了满满一勺的玉米粒放到喂食槽里,梅花鹿便纷纷聚拢过来,杨华拿着手机,拍下妻子喂食以及梅花鹿抢食的一幕。很快,这段几十秒的视频就被发到名为“柳城梅花鹿养殖”的快手短视频账号上,几分钟便有1000多的播放量。
“柳城梅花鹿养殖”正是杨华夫妇经营的短视频账号,目前已有23万粉丝,在柳城的自媒体账号中首屈一指。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一账号,杨华夫妇销售出了目前养殖场收获的所有鹿茸。“粉丝看了视频就私信我们,有想要学习养的,有想要梅花鹿幼崽的,还有想要买鹿茸的。”杨华介绍,通过经营短视频账号,他们的销售市场不再局限于某个实体集市,而是扩展到全国各地,大家通过网络和物流完成交易,销售根本不愁。
短视频不仅解决了鹿茸的销售问题,还解决了梅花鹿的养殖技术问题。“我们都是通过看短视频、视频直播学习怎么养梅花鹿的。”杨华介绍,他们通过关注别人养殖梅花鹿的视频号,学习梅花鹿饲料的配比以及割鹿茸的操作等相关知识和技术,如果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就会私信那些视频号的经营者,获得点对点的教学指导。
正是通过视频学习与实际养殖相结合的方式,杨华夫妇成为养鹿能手。目前,他们不仅自己养殖,还带动当地3户村民一起养殖。他们免费教授村民养殖技术,并在自己的短视频账号上销售村民的鹿茸。“我们养鹿主要是收割鹿茸,现在鹿茸卖到2000元一斤,我们养殖场的40只鹿一年光卖鹿茸就有24万元收入。”杨华算了一笔经济账。
杨华说,以前他们是养殖竹鼠的,为了拓宽销路,经朋友介绍,在2017年开始玩短视频,在快手、抖音等短视频平台上都注册了账号,每天发三四条视频,内容都是关于竹鼠养殖的,吸引了20多万粉丝,单条视频播放量最好的达几亿。“后来我们在短视频平台上刷到梅花鹿的视频,才知道梅花鹿全身都是宝,市场上很得价钱,而且我们这边的天气也可以养,于是就想试试。”杨华说,2021年,他们把原来养竹鼠的场地改建成梅花鹿养殖场,用处理竹鼠补贴的钱,购入40多只梅花鹿幼崽,开始养殖梅花鹿。同时他们也借鉴之前用短视频号销售竹鼠的经验,经营起以梅花鹿养殖为主要内容的短视频号。
“别看我们的视频都很简单,没有文案,也没有剧情,仅仅是养殖梅花鹿的日常,但这也是我们的一个创意。”杨华说,他们瞄准的是对养鹿、买鹿茸有需求的目标人群,这些目标人群想看什么,他们就发布什么,他们在做短视频内容的垂直化,只有定位清晰,才能获得长久而有黏性的粉丝,才能实现流量的变现。
据了解,目前柳城有450多个自媒体账号,其中不少人像杨华夫妇一样,通过经营自媒体账号助推自己的农业生产、产品销售和店铺经营,以网络的力量拓展自己的销售市场,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柳城县网信办也进行积极引导和数字化管理,通过成立协会、开展业务培训等多种方式,让自媒体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释放更大能量。
本报通讯员
陈圆媛 覃韵 吕美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