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荀诗媛)引入玉柴发动机柳州项目、促成优必选柳州机器人超级智慧工厂项目落地、国内首条氮化镓半导体激光器芯片量产产线在北部生态新区智能电网产业园正式投产……今年一季度,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市国资委)监管的国资国企,铆足干劲跑好“第一棒”,以项目带动发展,实现多个指标正向增长,交出了首季“开门红”的亮眼答卷:资产总额6236.83亿元,同比增长5.6%;累计实现营业总收入92.96亿元,同比增长7.78%;累计实现利润总额2.76亿元,同比增长11.84%;完成工业总产值9.89亿元,同比增长9.09%;所有者权益总额2012.93亿元,同比增长9.54%。为持续做优做强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实现全年提质增效稳增长,开新局。
一连串增长数据,如何实现?解开谜团,不妨看看市场。
利润增长方面,建筑业、工业和房地产业呈现抬头趋势,分别实现2.48亿元、0.71亿元和0.4亿元。
市国资委积极指导推动市属国有企业多措并举盘活土地类、房产类资产、基础设施及在建工程项目、应收账款,加大低效无效和不良资产处置力度等,确保一季度累计实现盘活收入32.28亿元。同时加强经济运行调度和深入企业调研,帮助监管企业解决经济运行中“堵点”“卡点”“难点”问题,助力企业稳增长。
今年,勇挑重担的市属国资国企,持续以开局即加力、起步即提速的发展态势,为龙城大地注入澎湃发展新动能,涌动出“拼经济、促发展”的景象。
资本赋能,产业兴旺。市产业集团通过直接投资及设立子基金的方式,投资动力电池、石墨烯研制等领域的多家明星企业,为我市产业转型升级、加快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市产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周云祥谈及:“市产业集团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劲头,不断深化党建与生产经营工作的融合发展,确保经济运行稳中向好,迎来首季‘开门红’。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9.4亿元。一批市级层面重大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固定资产投资完成发改委下达任务的101.34%。成立柳州市产业引导基金、柳州市‘一二五’工程引导基金等市级基金投资平台,以基金投资方式支持柳州市机器人等新兴产业发展,一季度完成股权投资8.2亿元。”
国资国企参与的温馨祥园、丽景馨居等项目基本建成,市文博小学等教育项目已开工建设。同时加快打通和源路南段等“最后一公里”项目,确保重大项目早日发挥效益,发挥国有经济保民生、稳增长作用。
市轨道集团下属的恒达巴士公司持续优化“主—干—支—微”公交线网布局,结合我市旅游热点以及小区、新区建设需求,陆续推出敬老专线、嗍粉公交、紫荆花赏花专线和周末夜游公交专线等,填补、覆盖公交线网空白和盲区,着力解决公交出行“最后一公里”需求。目前公交运营线路111条,公交线网总长度500多公里,全面覆盖市区,方便市民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