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李俊)近日,记者从市纪委监委获悉,针对近年来我市查处工程建设领域案件暴露出来的突出问题,根据自治区的部署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决定于2023年3月—12月在全市开展领导干部利用职权或影响力插手工程项目谋私贪腐问题专项整治。
“个人专断定调子、明来暗往铺路子、假公济私批条子、隐身幕后当影子、纵容默许打牌子、斡旋站台撑场子、相互勾连搭梯子、推阻刁难使绊子。”据介绍,本次专项整治要瞄准这“八种情形”,强化整治整改。特别是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聚焦各级“一把手”、领导班子成员、主管部门、监管部门、项目建设单位领导干部,盯住决策审批、招标投标、建设管理、质量监理、预算结算、竣工验收和物资采购等重要环节。
据悉,集中开展专项整治,将运用“全周期管理”模式,抓好学习动员、集中整治、巩固提升3个环节,贯通用好动员部署、学习教育、自查自纠、监督检查、审查调查、以案促改、源头治理、健全长效监督制度机制等八项整治措施。
同时,要通过专项整治,健全防治工程项目领域腐败滋生蔓延制度机制。督促各级党委(党组)健全完善“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领导班子成员职责清单制度。开展挂靠借用资质投标、违规出借资质专项清理,建立健全统一规范的招投标电子化交易平台,探索推行远程异地评标,实现全过程透明化管理;健全政府投资项目资金使用和管理机制,加大审计监督力度,严控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健全专项资金审计工作机制,及时发现整治国有企业中标后违规转包分包工程项目等行为;健全行贿、围标、串标、异常评标等违法违规“黑名单”制度,强化联合惩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