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毛木耳基地的产业路已硬化,我们要抢抓时机采摘毛木耳,确保有更好的销路。”初夏时节,三江侗族自治县洋溪乡红岩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潘彩琼正忙着推进木耳采摘进度、为村民谋划销售渠道……
自任职以来,潘彩琼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多措并举发展产业、修路、完善基础设施……带领红岩村群众拓宽增收渠道,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让村民日子越过越红火。
近年来,潘彩琼以建设产业路为突破口,组织村“两委”班子召开研讨会,进村入户动员群众,跋山涉水设计线路,测量绘图敲定方案。修路过程中,有村民不同意道路经过自家田地,她就主动让出自家茶叶地,让施工队先挖自家的茶叶地,其他村民看到后,慢慢想通了,阻力也随之消除。经过多方努力,该村共争取到项目资金300余万元,开通9条产业路共23公里。村民上山干活,一脚油门就可直达田间地头。
潘彩琼带动村民积极发展茶叶、油茶、杉木、优质稻等特色优势产业。针对部分群众外出务工情况,她还组建由“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员+党员+群众”组成的“油茶备耕先锋队”,帮助劳动力较少的家庭抢抓时节种上“致富树”。
她还探索“以钱生钱”模式,不断增强村级集体经济造血功能。在后盾单位的帮扶支持下,红岩村建设1000平方米的毛木耳种植基地,并打造8个连片油茶基地共4800亩,不断增强产业发展后劲。2023年1月,该村被自治区妇联评为“广西乡村振兴巾帼示范基地”。
“ 潘支书因地制宜,带领群众发展木耳、罗汉果等‘短平快’特色产业,助力村级集体经济和村民收入实现双增收。”红岩村驻村第一书记黄定金说。
“我们第一天到红岩村,就像回到自己家一样。”今年刚选派到红岩村的驻村工作队员温幸霓说,“刚到这,潘支书就很热情地接待我们,带我们入户走访了解村里的基本情况。我们在生活或工作中遇到困难,她都尽力帮我们解决。”
“我家因老人生病,孩子又小,无法外出务工,家里比较困难。潘支书知道情况后,鼓励我发展特色产业。”村民唐远香感激地说,“在她的帮助下,我现在种了4亩罗汉果和近4万棒木耳,目前木耳已经开始采摘,每天产量约100公斤,罗汉果已下苗,希望10月能有好收成。”
由于工作突出,潘彩琼先后荣获“自治区三八红旗手”“自治区最美家庭”“自治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工作先进个人”等称号。“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扩大油茶种植面积,着力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带动村民发展庭院经济,多渠道增加村民收入,让村民的钱包越来越鼓。”她坚定地说。
本报通讯员 龙佳倩 梁秀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