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中午12时刚过,三江侗族自治县良口乡大滩村的茶农庞桃二就赶到三江旅游集散中心,登上了一辆即将开往贺州的大巴车。大滩村到三江旅游集散中心,车程足有1小时,而庞桃二却成了第一位登车的乘客。记者好奇地问她为什么来这么早?庞桃二笑着说:“这么好的机会,怎么不想着早来哦!”
这辆大巴车,是市水利局(水库移民局)安排的,目的地是广西梧州农业学校,车上的乘客是参加2023年我市第一批劳动技能培训的40名水库移民。他们将在学校进行5天的免费培训,学习油茶、茶叶种植管护及加工等农业实用技术。
几分钟后,庞桃二的大伯余安心也坐上了大巴车,等待发车的间隙,两人闲聊了起来——
“大伯,这是我们第一次出去搞移民培训咧,想想都高兴!”
“是哩,出去可以学更多东西,特别是茶叶的精细管护和精加工。到时我们的茶园增产、茶厂增收了,再把我们学到的技术传授给更多村民,把我们大滩的茶产业搞起来。”
说话间,三江县丹州镇西坡村党总支副书记、妇联主席荣锦云和村里参加培训的27名村民有说有笑地上了车。清点人数后,荣锦云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写有侗歌歌词的纸条,张口便唱了起来:“姐妹相逢去学习,一心一意学知识,又学种来又学养,农村妇女大受益……”这些歌词唱到了在场20多名西坡村妇女的心坎里。不一会儿,大家就跟着一起唱,车厢里洋溢着欢乐的歌声。荣锦云说:“西坡村是这次报名培训人数最多的村,一听到能免费学习技术,回来后在家门口种茶增收,妇女们都来了。”
跟车带队的三江县水库移民事务中心四级主任科员曹建和告诉记者:“本来培训的名额是35个,大家报名太热情了,我们就把名额增加到了40个。”
水库移民培训为何这么受欢迎?市水利局移民后期扶持科工作人员杨阳道出了其中的缘由:开课前,市、县两级水利部门进行了实地调研,了解水库移民村的产业情况和实际需求,“菜单式”选课让每一次培训都满足“刚需”,每一位村民都学到“干货”。自2016年开展培训以来,共有6098人次的水库移民学习了电工、焊工、中式烹饪、育婴师、叉车、种植养殖等实用就业技能。水库移民既学到了知识,又走出去开阔了眼界,形成更好的创业思路。近三年来,我市水库移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00元以上。
当天下午1点,大巴车缓缓启动。坐上这趟“增收快车”的村民们在歌声和笑声中向目的地出发了。
全媒体记者
宋美玲 覃科 报道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