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鱼峰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
现代服务业是现代产业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着重要支撑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为现代服务业发展指明了方向。近年来,鱼峰区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充分挖掘生产性服务业对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生活性服务业对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重要价值,实现现代服务业与多业态双向赋能,聚力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迈向更高水平。
聚焦产业发展重点,力促两业融合
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打破了传统产业边界,现代产业体系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近年来,鱼峰区以“食品加工、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康复辅具”三大主导产业为主阵地,围绕数字制造、要素保障、创新驱动等方面,推动两业融合为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一是突出数字赋能提升产业发展优势。以工业互联网应用为抓手,打通数据壁垒,搭建柳州螺蛳粉交易大数据平台,打造“云螺联”螺蛳粉产业链数字经济总部平台,整合螺蛳粉全产业链的运营数据、精确把脉市场动态,为产业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实现螺蛳粉全产业链“生产—加工—销售”全程数字化、可视化、可追溯。2022年鱼峰区螺蛳粉全产业链产值达250亿元,袋装柳州螺蛳粉销售额突破120亿元大关,成为广西千亿元柳州螺蛳粉产业主引擎。二是突出金融支持提升产业发展能级。积极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设立鱼峰区现代金融创新中心,引入交通银行、民生银行、平安普惠等10余家世界500强企业柳州总部或分公司入驻,推进现代化数字金融体系建设。强化政银企交流与合作,邀请6大金融机构和辖区50余家企业召开政银企交流座谈会,带来多种适合企业的金融产品,进一步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能。三是突出科技支撑提升产业发展质效。充分发挥科技对服务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成立鱼峰区科创大厦,打造支撑鱼峰区产业转型升级的“孵化器+加速器”新型创新创业载体,为生物医药、医疗器械、营养食品等领域科创企业提供个性化的科技服务。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指导和支持企业成功申报装配式建筑检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特色食品安全与营养及调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聚焦丰富产品体系,凝炼休闲文旅新内核
文化旅游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鱼峰区充分把握文旅发展新机遇,精心打造“旅游+”系列业态,带动全区现代服务业扩量升级。一是拓展农业多功能性,做好“旅游+农业”文章。坚持农文旅融合发展,着力将王眉、大旺屯螺蛳粉原材料种植基地打造为柳州休闲观光农业基地,沿江发展露营地,推出青龙双洲、塘汛湾等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乡村旅游品牌。积极挖掘农耕文化、民俗节庆、优势产业资源,承办柳州市第五届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举办首届鱼峰乡村振兴文化节,以赶大集、观非遗、去踏春等系列活动承载乡土特色文化,打通乡村振兴、文化振兴“脉络”。二是推动跨界合作,做好“旅游+工业”文章。依托柳州螺蛳粉特色品牌,打造螺霸王螺蛳粉产业园,不断发掘柳州螺蛳粉全产业链价值,构建集文化展览馆、透明全产业链、自助体验馆于一体的全国首条“螺蛳粉之旅”旅游线路。该线路自2021年开通以来,已接待游客约6万人次,成为广西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持续开展“引客鱼峰 乐在其中”主题游活动,组织全国各地游客打卡柳州螺蛳粉,进一步提升螺蛳粉文化和旅游关注度。三是挖掘传承本土文化,做好“旅游+文化”文章。突出资源禀赋和产业特色,不断擦亮“螺文化”“山歌文化”“史前文化”金名片,将文化传承的文庙、历史久远的白莲洞洞穴科学博物馆、清代老屋章家大院等人文景点和自然景观串珠成链,塑造“鱼峰歌圩”“千年古镇·螺韵白沙”地方特色文化旅游品牌,纵深拓展全域旅游发展格局。2023年鱼峰区文旅消费显著回暖,据初步统计,上半年旅游总人数786万人次,同比增长71.52%;旅游总消费80亿元,同比增长40%。
聚焦服务民生质量,培育特色服务新模式
围绕托育服务、健康养老、数字治理等优势特色服务业领域,完善基本公共服务的普惠式、配套化发展。一是探索多形式普惠托育服务。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普惠性托育服务机构,指导学前教育机构等通过新建、改扩建等方式提供托育服务,构建以家庭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满足家庭多层次、多样化服务需求。截至2022年,鱼峰区共有托育机构28家,托位数1562个,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3.76个。二是推进医养结合纵深发展。持续构建“医养结合,康护一体”的养老服务新模式,推动辖区内养老机构与周边医疗机构签订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协议,建设柳州市首个集智慧养老、康复护理、医疗保健、文化娱乐、老年住区管理为一体的白云颐养中心养老服务综合体,推进三甲医院(柳州市人民医院)在颐养中心建设康复医院,将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的功能相结合,为不同养老和照护需求的老人提供全面的现代化养老服务。三是升级农村公共服务平台。以“两制一化”推广运用为契机,率先在全区启动乡村治理数字化服务平台建设,覆盖辖区里雍、白沙两镇18个行政村10801户群众,建立“区、镇、村、组、户”五级数字化治理体系,实现农村公共服务和乡村治理在线化、精准化、实时化,解决乡村治理痛点、难点、堵点,跑出了乡村治理“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