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柳州市委主管主办 国内统一刊号: CN45-0003 爆料热线:15877281116 15877281117






2023年08月15日

绘就和谐共生的柳州画卷

——我市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出成效综述

今天的龙城,天空湛蓝清新,河湖鱼翔浅底,青山翠绿如画……展现出蓬勃生机。

18年前的今天,习近平同志考察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时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论断,这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理念。今年6月2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决定:将8月15日设立为全国生态日。

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科学论断,我市取得明显成效。我市以“绿色+”模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汇聚起全社会营造绿水青山的磅礴力量,走出了一条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与民生效益和谐统一的绿色转型之路。今年6月,生态环境部对31个2022年度在生态环境领域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的地方典型经验做法予以通报表扬,我市是广西唯一上榜城市。

筑牢绿色发展根基

盛夏时节,我市市区天空如洗,山色葱茏,空气格外清新。

今年上半年,市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96.7%,同比上升3.9个百分点,改善比例位居全区第一,为近三年最好。

“我们进一步完善污染天气应急应对工作机制,今年上半年全市秸秆禁烧视频监控火点处置率为98.56%,秸秆焚烧导致的污染天气较往年有所下降。”市生态环境局有关负责人说,经过努力,他们累计抢回优良天数22天。

“柳州蓝”成为常态只是生态环境改善的一个缩影。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的监测数据显示,1—6月,10个国考断面水质全部达到二类水质标准以上,其中,一类水质断面6个,较去年同期增加2个,地表水水质连续三年保持全国第一。

这几年,全市按照“生态+旅游”的理念,使好山好水快速变现,让村民吃上了“生态饭”。在融水苗族自治县融水镇小荣村西洞屯,家家户户的污水通过地下管道送到村里的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村里建设了新寨门、生态广场等基础设施,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游玩,让村民的“钱袋子”越来越鼓。

提升生态环境治理水平

一直以来,我市工业以传统制造业为主,工业产业结构中,高污染、高耗能、高排放产业比重大。

我市拿出自我革新的勇气,坚定加快转方式、调结构、增动能,打造现代化执法监管模式,建成广西首个河道“天眼”——柳江干流河道“天眼”监管系统,率先在全区建立“六合一”生态环境综合执法信息系统,实现对企业生产、排污、治污的全过程管控。并在广西首个以“生态”为主题的北部生态新区大力引进智能电网、高端智能装备制造等七大新兴产业。

追青逐绿,久久为功。市生态环境局按照全市依法治市的要求,不断健全完善生态环境领域法治工作机制。历时4年,颁布实施《柳州市柳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在今年发布广西首部《土壤环境背景值》地方标准,印发《柳州市“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2023-2025年)》,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理念。

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如今,柳州人可以自豪地说:“柳州,工业城市中山水最美,山水城市中工业最强。”

倡导绿色环保生活方式

环江滨水大道上,人们骑行欣赏柳江沿线美景;在新能源汽车示范小区,居民拥有了电动汽车专用停车位;人们乘坐水上公交,三块钱打卡画卷般的江景;乘坐BRT快速公交车,一块钱到达目的地……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紧密融入百姓日常生活中,成为新的潮流。

“环境好了,我们的生活才能越来越好。”市民张凤是居住在柳江边的护河青年志愿者,看到水质长清,她非常自豪。近年来,我市扎实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商场创建,深入推进国家公交都市示范城市建设,积极开展“河小青”“亲清柳江河”等志愿服务活动,实现了从“要我环保”到“我要环保”的历史性转变。

如今,我市充分利用“六五环境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世界湿地日”等主题日,开展丰富多彩的宣教活动,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市生态环境局持续推动环保设施和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广西生态环境宣传教育实践基地面向公众开放,提供碳汇购买渠道,汇聚起推动减排降碳和乡村振兴的全民力量。

(沈冉)

--> 2023-08-15 ——我市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出成效综述 1 1 柳州日报 content_303654.html 1 绘就和谐共生的柳州画卷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