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庾琬婷
【代表小档案】
韦玉昆,男,壮族,1965年2月生,初中学历。柳江区第一届、二届人大代表。现任柳江区成团镇北弓村村委会副主任。
从种桉树转行种蔬菜
北弓村位于成团镇西北部,距镇政府约5公里,距区政府约15公里。全村辖8个自然屯,全村农户585户,总人口2252人,其中贫困人口182户631人,是柳州市“十三五”规划第一批脱贫的贫困村。
2017年韦玉昆和村里签了合同,承包山地连片种植桉树,每年4月、5月,他都会聘请脱贫户帮忙割草和施肥,每年付给工资5万多元,帮助他们增收致富。但后来韦玉昆突然间把正在生长的桉树砍掉了,他说:“我们响应政府号召,从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效益的角度考虑,就不种桉树了,要退耕还林,把绿水青山留给后代。”
韦玉昆接着引导北弓村的群众种植优质稻,发展大棚蔬菜,还成立了蔬菜专业合作社,动员建档立卡贫困户参与土地流转、务工、物流配送等,2017年即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务工500余人次,每人每年增收2000元以上。
大小事大家都会想到他
自2016年以来,韦玉昆一直在北弓村的村头村尾、田间地头奔忙,成为了调解村民纠纷的“行家里手”。村里只要有解决不了、商量不下去的事情,无论大小,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想到韦玉昆,只要他的身影一出现,事情往往就会有转机。
2019年底的一天,脱贫户熊玉勤家里停电了,偏偏当天晚上又急需用电,熊玉勤只能找到村委会请求帮忙。当时已经加班了一天的韦玉昆,正准备回家吃饭。听了熊玉勤的诉求,韦玉昆赶紧到其家中查看停电情况,然后马上赶到成团镇上的商铺,自掏腰包买回电器,饿着肚子,踩着凳子,撸起袖子,帮熊玉勤一家解决了停电问题。熊玉勤十分感动,要转钱给韦玉昆表示感谢,被韦玉昆谢绝了。韦玉昆觉得是自己应该做的,脱贫户家里本来就困难,能帮就帮。“换作其他村委会干部,遇到这样的事,也会和我一样做。”韦玉昆笑笑说道。
每年缴纳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时候,北弓村有些脱贫户一时没有钱交,韦玉昆二话不说就自己掏钱垫上。他说:“帮脱贫户垫付医保费,可以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
危急时刻冲在最前面
危急时刻冲在最前面,这也是韦玉昆的性格。
2019年12月14日,进入严冬的北弓寒风凛冽,路上的行人都裹紧了身上的棉袄。村委会突然接到报告,可累屯有一处地下水管炸裂。韦玉昆和村党支部书记两个人放下手中的工作立马赶到现场。炸裂的水管埋藏在深约200米的地洞里,洞中地势复杂、空气稀薄。当时只有一个安全人员带了一个氧气瓶,一时间又找不到更多的氧气瓶,韦玉昆顾不得这么多,腰上绑了安全带,手上拿着手电筒,跟着安全员一起下洞抢修。韦玉昆一手拉着安全绳保持平衡,一手用电筒照着深不见底的地洞。
韦玉昆事后回忆说:“我越往下走越觉得呼吸困难,胸口像被堵住了一样,消防队赶来后在上面一直喊我名字,因为太深了,我当时什么都听不见,只想着赶紧看看水管炸裂情况。”最终通过村委会干部和消防员的共同努力,水管修复如初,村民群众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了。“他们喊我没听到我回应,就把我拉上去了。当时因为缺氧,我脑袋晕乎乎的,好险及时拉我上去,不然还不知道发生什么哩!”讲起这段经历,韦玉昆也只是平淡地笑笑:“这是关乎群众利益的事,如果你不做我不做,那又靠谁去做呢?”
【代表心语】
韦玉昆:“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我将始终牢记人大代表这个光荣身份,坚决扛起为人民服务这份光荣使命,找准人大代表依法履职行权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的结合点、切入点,广泛宣传、带头落实乡村振兴政策,团结带领北弓村广大群众,尤其是脱贫户持续稳定增收,进一步提升北弓村村容村貌,以实际行动为绘就柳江区成团镇北弓村乡村振兴新画卷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