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柳州市委主管主办 国内统一刊号: CN45-0003 爆料热线:15877281116 15877281117






2023年11月15日

推进柳江流域生态治理高质量发展

□舒茂林 涂洪润

水生态环境是自然环境的基础与重要保证,是人类自然文明的重要内核。近年来,我国将流域性区域治理作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部分,从流域性区域治理层面将国家治理体系进行一体化、制度化和系统化的空间整合,破解流域性区域治理的关键问题。柳州市全面深化落实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部署,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贯彻到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等各方面与水利规划、建设、管理的各环节之中,通过“生态优先、系统治理、绿色发展、两手发力”的治理理念,构建了“生态安全、环境安全、防洪安全、供水安全”四位一体的人水和谐共生系统。柳州市地表水质量在全国已实现“三连冠”。

一、高位推动制度体系形成

长期以来,柳州市以良法保障善治,紧密围绕流域治理协同、优化、高效这三个着力点,颁布了《柳江河流域水质保护和提升规划》和《柳州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实施方案》等十几个水环境治理方案和规划文件;实施了《柳州市柳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将实行河长制纳入立法;制定了《护航柳江流域生态环境监督工作方案》;成立了柳江流域保护委员会和保护中心,由市纪委监委负责柳江流域生态环境的监督工作。柳州市从制度建设、治理职能、治理机制和配套措施等维度为柳江流域生态治理提供了治理制度和法律保障。

二、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治理协同发展

柳州市将水环境治理纳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城乡建设管理整体规划项目,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减少污染排放。实施化工企业退城进园、落后产能电厂转型升级,建设电镀工业园区,全市20余家相关企业已搬迁入园。柳州市秉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社会规律,以生态系统自我修复为基础,治理一方水土、振兴一方经济、富裕一方人民,努力将经济社会发展与水生态环境治理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三、系统谋划统筹兼顾科学治理

柳州市在面临柳江流域协同治理上、中、下游的衔接问题上,同上游贵州省黔东南州展开跨区合作治理长效机制,实现从“九龙治水”向“系统治水”转型,完善“河长+警长+检察长”的协作机制,将河长制从“有名”转变为“有实”和“有效”的治理体系,实现了柳江及上下游流域“全链条”保护。

四、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近年来,柳州下大力气将“绿水青山”这一生态优势,转化为“金山银山”的经济优势、发展优势,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局面。一方面,柳州市依托科技支撑,将“互联网+”与水环境检测相结合,以重点支流为骨架,搭建水环境大数据监控系统,实现水质监测网络全溯源全覆盖;通过集中梳理污染源,进一步实现了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建成生活污水处理厂58座,投入使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316套。另一方面,在维护柳江流域生态系统安全的基础上,柳州市突出生态功能兼顾生态景观,建设人文湿地景观,在推进水域生态修复的同时促进当地旅游业发展。柳州作为广西的第一大工业城市,其柳江流域治理模式走出了一条正确处理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道路。

五、形成现代化流域治理模式

流域生态文明的实现,需要建立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的发展方式,需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而其中重点就是要因地制宜,形成本地区独特的现代化治理模式,建成人水和谐共生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一方面,柳州市根据本地区水环境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以构建柳州市水生态文明建设为目标,形成了“一轴一环一廊道、两核四库四分支”这一具有地区特色的水生态文明建设模式。另一方面,根据柳江流域水生态环境特点、不同流域地貌特征与差异性,柳州市因地制宜落实主体功能区精准治理,将以水生态文明理念为主导的分类治理体系融入城市建设的各方面,形成了“百里柳江·百里画廊”的人文生态景观,实现了全市“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新格局,造就了“城水相融,城水相亲”的“宜居宜游生态城”。

作者单位:中共柳州市委党校、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 2023-11-15 1 1 柳州日报 content_312312.html 1 推进柳江流域生态治理高质量发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