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柳州市委主管主办 国内统一刊号: CN45-0003 爆料热线:15877281116 15877281117






2023年12月29日

为“折翼天使”点亮康复梦

——我市多措并举为残疾人康复事业发展增添新动能综述

听障儿童在柳州市残疾人康复中心进行听觉训练。

近年来,我市残疾人康复工作在自治区残联的指导和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聚焦满足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需求,全力推动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开展残疾人康复工作,康复重点工作成效显著:康复基础工作不断夯实,残疾人康复工作水平持续提升;一系列实实在在的“我为群众办实事”举措,帮助残疾人精准康复,为我市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增添了新动能。

1 打通残疾人服务通道,提升残疾人康复服务

2018年起,我市按照《自治区残联关于印发广西残疾人精准康复支持性服务指导意见的通知》要求,为有康复需求的残疾儿童和持证残疾人提供基本康复服务。基本康复以提高残疾人生活质量和生活自理能力为出发点,主要通过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或其他有关服务机构,为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提供康复指导、生活能力训练、康复护理、语言沟通、社会融入、基础治疗、心理疏导、康复知识普及、残疾预防、残疾人亲友培训、辅具服务、咨询服务和转介服务等多种基本康复服务。据统计,5年来,我市为残疾人提供基本康复服务48156人次,提供基本辅助器具适配服务17115人次。

今年8岁的廷廷(化名),是柳南区一户低保家庭的孩子,5岁时检查发现患有眼球震颤及斜视,左、右眼矫正视力均仅有0.25,无法像正常孩子一样生活和学习。在市残联、市妇幼保健院联合组织的义诊活动中,经过筛查和评估,廷廷为视力四级残疾,符合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标准,可以得到每年2万元视力康复训练救助资金,到市妇幼保健院眼科接受残疾儿童视力康复训练。经过两年多的康复训练,现在廷廷的双眼矫正视力已由0.25上升到了0.8,其学习生活不再那么吃力,也变得越来越开朗、越来越自信。

自2018年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实施以来,市残联以康复机构规范化建设为切入点,不断提高康复服务水平,搭建多元化的康复救助结构。目前,我市有各类残疾儿童康复定点机构29家,收训能力达3800人,今年共为残疾儿童提供康复救助3200余人次。

2 积极创新先试先行,开创残疾人事业新局面

为加强残疾儿童早期干预,提高残疾儿童康复质量,2021-2025年,中央财政安排补助资金,支持广西开展残疾儿童0-3岁早期干预试点服务工作。自治区残联将柳州市定为广西“十四五”进行残疾儿童早期干预3个试点市之一。我市结合工作实际,选择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市康复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市中医医院、柳城县妇幼保健院作为试点机构,为0-3岁听力、肢体残疾儿童及其家庭提供家长培训、亲子同训、家庭环境评估与康复指导等早期干预服务,使儿童得到早期康复,减少残疾的发生。

让残疾儿童及时有效地融入健康儿童人群、融入社会,同健全儿童一样接受九年义务教育,是残疾儿童康复工作的重要一环。2021年,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利用自身资源成立广西首家残联系统自建的全日制公办幼儿园——柳州市康复幼儿园(现为“柳州市融合幼儿园”),大力推广残健融合教育,提升残疾儿童融入健全儿童人群、融入社会生活的能力。创办该园,完善了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机制,填补了广西普通幼儿园康复训练领域的空白。

为更好地实现多元化康复服务资源整合,市残联坚持创新发展理念,2020年在柳州市政府批准下,利用国有资产与市人民医院合作,共同举办了广西首家具有一站式辅具康复特色的二级专科医院——柳州市康复医院,探索柳州康复运营新模式。市残疾人辅助器具中心积极推动辅助器具适配与医疗机构深度融合,与广西江滨医院、广西残疾人辅助器具中心、广西残疾人康复研究中心共同建立广西辅具适配服务基地,并先后在我市5家三甲医院建立康复工程室,全力打造“医工结合”服务网络,为残疾人提供“一站式辅具康复服务”,帮助患者恢复功能,更好地回归社会。

3 落实为民办实事项目,拓展康复救助范围

为预防残疾的发生,减少家庭和社会负担,市残联以辅助器具康复工程结合临床康复的工作模式,在全区率先将脊柱侧弯和下肢结构异常儿童康复救助纳入残疾儿童康复救助范围。

2017年起,我市持续将“免费为下肢结构异常儿童、脊柱侧弯儿童适配辅助器具,并提供康复治疗”列为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至今共为2200余名下肢结构异常儿童和脊柱侧弯儿童提供康复救助,将康复治疗、康复训练和辅具适配有效结合,为残疾儿童提供更精准的康复服务,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早康复,有效降低了病残率,有效地预防了残疾的发生。

4 以需求为导向,逐步实现辅具适配服务全覆盖

辅助器具是帮助残疾人补偿、改善身体功能,提高生存质量,增强社会生活参与能力最直接有效的手段之一。残疾人专项调查数据显示,约有60%的残疾人有辅助器具需求。为加速康复辅助器具服务提质升级,充分满足残疾人对辅助器具的需求,市残联以残疾人需求为导向,积极拓展服务内容,发挥资源优势,为我市残疾人提供个性化、精准化和多元化的辅助器具适配服务,进一步提升残疾人、老年人、失能障碍者等人群的生活品质。

今年,市残联投入376.4万元,为肢体残障者适配假肢,为少年儿童适配脊柱矫形器和下肢辅助器具,并提供适应性训练,有效改善受助对象的生活状况。

“现在用的助听器能听得清楚吗?”“平时表达自我需求的能力怎么样?”……日前,市残联走进柳州市特殊教育学校开展“辅具进校园,关爱残疾学生”免费筛查活动。今年起,我市开始实施“广西辅助器具进校园工程”,为有辅助器具需求的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学校残疾学生免费发放辅助器具。此项工作将持续开展至2025年年底,实现有需求的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学校残疾学生基本型辅助器具适配服务全覆盖。

据悉,从2021年至今年12月,我市已为8859名有康复需求的0—17岁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等残疾儿童提供康复训练和服务。此外,我市为有需求的持证残疾人提供基本康复服务39083人,其中,对9712人完成基本辅助器具适配服务。

通过实施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和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我市残疾人康复服务的覆盖率、质量和个性化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残疾人康复服务走在全区的前列。市残联有关负责人表示,市残联将继续加大康复资源的投入,加强康复服务的组织和管理,提高康复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水平,为残疾人提供更好的康复服务,更好地促进他们融入社会,实现平等参与的权力,全面提升残疾人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赖柱武)

(图片由市残联提供)

--> 2023-12-29 ——我市多措并举为残疾人康复事业发展增添新动能综述 1 1 柳州日报 content_316050.html 1 为“折翼天使”点亮康复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