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柳城县获命名为广西第六批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
自开展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工作以来,该县围绕“感党恩、讲团结、促发展”主题,以“同唱团结歌·筑梦新柳城”为创建品牌,创新提出“三大阵地”“五大联盟”“十大工程”“百名模范”创建载体,开创新时代柳城民族工作蓬勃发展新格局。补短板、建机制、创品牌,柳城县各级各部门涌现出一批示范典型,累计获评自治区模范集体和示范单位27个、市级示范单位和教育基地40个。
补短板 民族团结助力乡村发展
柳城县社冲乡位于柳江河畔,壮、汉、苗、瑶、侗、黎、傣、水、畲、彝、仫佬、毛南、土家、朝鲜、布衣等15个民族约1.7万人居住在这里。2018年,该乡获评为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在脱贫攻坚时期,社冲乡积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努力解决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和问题。该乡以少数民族人口比例达30%以上的村屯(社区)等为重点,组织规划社冲乡少数民族发展资金项目库。通过整合少数民族发展、“一事一议”、水库移民、屯屯通等资金560.6万元,对少数民族村寨的道路、文化体育场所等基础设施进行升级。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创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四进”活动,共计帮扶少数民族群众1100多人次。
建机制 提升民族事务治理水平
2023年,柳城县古砦仫佬族乡云峰村获评为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该村坚持把民族团结作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创新实施土地整合“云峰模式”,将全村土地统一调配管理,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收益,推动乡村振兴;深入推行“党小组会+理事会+屯监事会”的乡村自治模式,不断提升群众参与村屯事务治理和村屯发展的积极性,打造民族团结进步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云峰村只是古砦仫佬族乡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一个缩影。
古砦仫佬族乡是中国唯一的仫佬族乡。该乡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凝心聚力推动全乡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全面发展,首创成立广西乡镇级民族宗教事务服务中心,有效解决了乡镇基层民族宗教工作基础薄弱、管理机制不健全、管理工作不规范和基层民族宗教工作“无人专管、无专人管”等问题;创新建立“同心圆”多元纠纷调解机制,提出“同心圆”五步化解矛盾纠纷工作法,推动矛盾纠纷源头治理,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有效提升了基层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水平。
创品牌 师生展风采共筑团结情
柳城县文昌小学教育集团凝练了融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一体的格局,打造“书法载道,翰墨育人”的学校品牌,在2023年被评为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该教育集团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作为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礼润人生 博学多艺”为育人目标,开展校本课程和年级课程,采用学生与学校双向选择的方式,打破年级的界限,学生可以根据兴趣选择不同的课程,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在“传承传统文化——唱响民族团结主旋律,谱写共同进步新篇章”诗词创作比赛中,柳城县文昌小学教育集团五个校区教师创作的诗词共305首,并汇编了《民族团结》诗书合一集,师生们通过“诗书合一”的形式深情地抒发了对祖国、家乡的热爱之情。
在柳城县文昌小学教育集团的校园,师生的书画作品被张贴在橱窗里、民族宣传文化墙上。学校充分利用有限的校园空间,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示和民族生活场景再现,让师生情不自禁地沉浸在民族团结、健康和谐的文化氛围中,不断增进思想认同。
本报通讯员
陈圆媛 韦巧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