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柳州市委主管主办 国内统一刊号: CN45-0003 爆料热线:15877281116 15877281117






2024年04月23日

喂养蚕宝宝 用上“高科技”

柳城县寨隆镇下寨村毛村屯发展现代养蚕产业有一套

农户在喂蚕。

不负好春光,采桑养蚕忙。4月19日,记者来到素有“桑蚕之乡”美誉的柳城县寨隆镇下寨村毛村屯,看到家家户户都在忙着采桑养蚕。近年来,一种智能化轨道给桑、自动上蔟架的养蚕设备的推广使用,让蚕农养蚕不仅省时省力,还促进了增收。

走进寨隆镇下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韦福有家的蚕房,给记者的第一感观是:宽敞、通风和透亮。映入眼帘的是,地面上铺满密密麻麻的蚕宝宝,正在安静地吃着新鲜的桑叶。一条宽1米多、长10多米的轨道槽,通过两边的轨道架在蚕宝宝上方,槽内堆满了刚采摘回来的桑叶。

“站在轨道上撒桑叶,省时省力,非常方便。”韦福有说,现在养的是今年第一批蚕,目前已养到四龄,再过一个星期左右就达到五龄了。他说,以前给蚕投喂桑叶,为了避免踩到蚕宝宝,都是踩着砖头或者踮着脚尖投放桑叶,不仅费时费力,还容易给蚕宝宝带来病菌。如今,养蚕户的蚕房里都安装了轨道槽,有些轨道槽还可以通过电力驱动实现自动化投喂,人站在轨道槽上就可以直接撒桑叶,“以前要几个人做的工,现在一个人就能完成。”

在蚕房上空,钢丝悬挂着一块块方格,引起了记者的兴趣。韦福有说,这是自动上蔟架。蚕养到五龄准备结茧的时候,就通过升降机将上蔟架放下,放置在地面。这时,蚕就会爬上去,钻到方格内结茧。90%以上的方格都有蚕,相比以前手工上蚕,省时又省力。

摘蚕茧,以前都是人工一颗颗采摘,现在使用了自动上蔟架专用的脱茧装置,对准方格一压,蚕茧就自动脱下来,非常快捷。

韦福有说,养蚕是毛村屯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目前90%的家庭都在养蚕。按照半个月左右出一批蚕,每年可养10批左右的蚕,村民收入可观。

近年来,我市通过实施国家东桑西移工程蚕桑基地建设、广西桑蚕标准园建设、桑蚕优质高效种养、深加工技术集成应用示范等一系列项目,持续扩大桑蚕养殖规模,不断提升科技化、规模化、集约化和机械化水平。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2023年我市蚕茧产量达到6.53万吨,同比增长6.3%,发展现代养蚕产业已成为许多村民致富增收的有效途径。

全媒体记者 李书厚 报道摄影

--> 2024-04-23 柳城县寨隆镇下寨村毛村屯发展现代养蚕产业有一套 1 1 柳州日报 content_322742.html 1 喂养蚕宝宝 用上“高科技”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