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教必先强师。高质量的教育离不开高质量的教师队伍,2023年3月,市教育局与西南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实施柳州市高中学科卓越教师培养工程,为加快柳州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落下关键一子。
春风送暖生机无限,一年来,市教育局和西南大学系统谋划、精准定位、协同培养,为高标准实现柳州“打造一流教育 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市”的发展目标提供坚实的师资保障和人才支持。
教学水平快速提升
作为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和教育部六大直属师范高等院校之一,西南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汇聚了众多在理论研究上造诣深厚、在教育实践中经验丰富的国内顶尖专家学者。
如何从这些“行业大牛”身上取经,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科研水平和专业素养等核心竞争力?
所有的答案,唯“用心”二字。
“项目签约是在2023年3月。为了做好项目整体设计,在这之前,柳州市教育局与我们多次进行商议,具体到培训的形式、影子研修的学校等内容。培养对象遴选工作也由我们学院专家团队负责。”西南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党委书记郭亮一席话道出了我市教育部门的用心。
作为合作方,西南大学也同样用心,培训总方案屡经讨论修改精益求精,做好项目启动前的摸底调研形成学员需求调研报告等。
此外,为确保项目实施取得实效,市教科所积极对接西南大学专家团队,共同参与制定培养方案及分阶段的课程实施方案。市师培中心制定完善学员管理规定,完善培训纪律要求,积极协调项目实施过程中西南大学、学员所在学校、学员之间的工作分工。
当一份份“用心”叠加在一起,我市高中学科卓越教师培养工程的100名学员教学水平快速提升。
培训课程锦上添花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五代史伶官传序》……”4月22日下午,柳州高级中学高新校区合班教室里,柳州市高中学科卓越教师培养工程学员之一郑雪正在上语文公开课。此时台下坐着的除了学生,还有来自西南大学的博士邹佳叡。
怎样才能培养出卓越教师?“参与沉浸式”指导只是方式之一。
去年3月以来,柳州市高中学科卓越教师培养工程项目采取“任务驱动、理论浸润、模型参照、实战演练、行为改善”的培训模式,通过专家讲座、影子研修、案例分析、工作坊研修、线上研修以及在岗研修等方式组织实施。
2023年3月5日至11日,围绕“教育理念与师德修养”、“三新”改革与教育实践等内容,通过“2天通识培训+3天分学科专题授课”,进行专题讲座、案例研讨;
2023年9月18日至27日,围绕“基于新高考的教学与评价考试”专题,集中研修3天、西南大学附中跟岗研修5天;
2023年11月11日至19日,围绕“基于新高考的课程教学改革与教研”内容,集中研修2天,巴蜀中学跟岗研修5天;
一年多时间里,学员们的培训课程如同一朵花上的花瓣,瓣瓣不同,却瓣瓣同心。
学习成效显而易见
一年虽然很短,但我市高中学科卓越教师培养工程学员的成长有目共睹,表现突出。
截至2024年3月12日,共有23人获得职称晋升(8人晋升正高,15人晋升副高);新增荣誉(含集体及个人)212项(国家级4项,自治区级41项,市级167项);新增论文和文章发表68篇(国家级15篇,自治区级48篇,市级5篇);新增申报课题(含主持及参与)117个(自治区级26个,市级91个);新增申报教学成果(含主持及参与)71个(自治区级14个,市级57个);主持及参与工作室建设50个(国家级2个,自治区级3个,市级45个)……
“有了高规格学习平台,能够与原本只在书上见过名字的专家面对面进行交流学习,兴奋、崇敬之情难以言表。”我市高中学科卓越教师培养工程培训班班长、市教科所副所长曾懿介绍,大家都自觉以“空杯”心态,如饥似渴地学习,成效显而易见。
市教育局副局长吴书勤表示,接下来还将与西南大学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成果培育等方面继续深化交流合作,努力造就一批在广西有影响力的教育教学领军人才,进一步推动我市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全媒体记者 周仟仟
报道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