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交新朋友!”“学习新知识。”受“市民夜校”的影响,近日,我市不少高校、文化馆、机构纷纷开设夜校课程,吸引了众多青年加入“白天上班,晚上上课”的队伍。与传统夜校相比,时下夜校课程具有哪些现代元素?学员们从中有何收获?记者对此进行走访。
实用性强 培养兴趣
“要拍好一段短视频,人设、选题、内容要紧密联系在一起。”6月14日晚上,在柳州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柳职)“青年夜校”课堂,老师覃小耘正与学员们分享短视频拍摄与制作技巧。
47岁的学员罗桂湘听得津津有味,还不时记录关键知识点,他表示之前自学短视频制作,学习内容比较简单,而课堂上老师教授的方法更加系统。“学成之后,我打算为自己和孩子多拍摄一些素材,制作成创意短片。”
在彩妆课上,老师韦柳莉为十几名学员现场演示画眉技巧,这些学员均为30岁左右的职场女性。34岁的学员钟春燕告诉记者:“我是一名小学老师,因为工作和家庭的原因,之前很少接触化妆品,我想让自己变得更美,也想在这里交到新朋友。”
从白天的写字楼到晚上的小课堂,很多人的夜生活有了不一样的内容。柳职“青年夜校”老师管璇认为,夜校更关注于职业技能的提升和个人兴趣的培养,学员们在共同的兴趣和目标驱动下聚集在一起,学习动力十足,课堂氛围很活跃。
文化味浓 课程抢手
今年5月,柳职开设4门夜校体验课,吸引了众多市民关注。“有100多名市民前来咨询了解课程,最终有150多名学员报名参加体验课和正式课程,比我们预计的人数要多。”柳职团委书记刘明皞介绍。
柳北区文化馆于5月推出“北雀艺坛”艺术夜校公益培训班,涉及中国舞、瑜伽、陶艺等艺术门类,吸引了334人报名参加学习。6月11日,柳州市紫荆花书院发布夜校招生信息,推出成人古琴基础班,吸引了来自各行各业的市民踊跃参加。
夜校并非新鲜事物。如今,我市夜校多点开花,课程多以文化艺术类课程为主。柳北区文化馆馆长潘杰萍介绍,该馆2021年开设了艺术夜校,招生对象主要为辖区干部职工,没想到吸引了各年龄层的不同社会群体。“我们继续开发生活美学、古法制香、陶艺等艺术文化课程,让更多的人在工作之余有新的去处,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潘杰萍说。
提质升级 延续热情
在满足不同社会群体学习技能、培养兴趣、拓展社交的同时,也有不少人对夜校教学质量心存担忧。25岁的市民兰女士称,曾看到一些培训机构发布夜校招生信息,担心落入“卖课推销会员”等套路,所以她对此仍然持观望态度。
如何将夜校运营得更加有声有色?刘明皞和柳职“青年夜校”团队坦言,夜校的运营面临很多困难,但他们会从学员评课反馈机制、打造专业师资库等规划出发,促进老师和学员的双向提升成长,将职业技能提升、兴趣爱好拓展、满足社交需求等内容融入夜校运营平台。
柳州市紫荆花书院院长龙菲也提到,他们将根据艺术方向,将美妆课、美术课、书法课等特色课程纳入夜校培训,“希望紫荆花书院每天都能开展夜校培训,让更多的人感受艺术之美。”
全媒体记者 覃林薇
报道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