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高考、中考结束,考生们就会从神经高度紧绷转变为全身心放松,心理状态和作息等也有很大变化。在等待成绩的过程中,考生的心理会有所起伏,甚至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考后综合征”,因过度焦虑而影响日常生活。近日,笔者就此采访了广西脑科医院儿少心理科二病区副主任韦为医师。韦为医师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解答,帮助考生及时调整心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6月25日,考生们终于等到了高考查分的日子。从高考结束到查分这段时间里,考生们经历了从长期的高强度学习到一下子放松的状态,这让不少考生不适应。一些考生选择放纵自己,释放压力。然而,过度放纵可能导致生活作息紊乱,出现健康问题。另外,在高考成绩出来之前,一些考生处于过度焦虑状态,他们因未来的不确定性而担忧,担心高考成绩不理想会影响前途。如果焦虑时间过长,可能会影响考生的心理健康,导致失眠、食欲不振等问题,甚至引发抑郁症。
今年高考结束后,广西脑科医院儿少心理科二病区接到不少相关问题的咨询。韦为接到咨询后,首先会对考生进行心理评估,了解其具体情况,然后给予个性化的建议。对于出现焦虑问题的考生,科室团队会传授他们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等;对于对未来感到迷茫的考生,科室团队会帮助他们进行职业规划,并建议他们与家长、老师多沟通交流。此外,韦为还鼓励考生保持适度的体育锻炼,参加一些有益的社会活动,以分散注意力,减轻焦虑。
高考后是考生们调整生活方式的一个重要节点,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适当放松,不要放纵自己,不熬夜追剧、不通宵打游戏,要尽量保持高考前的作息;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注意营养均衡,多摄入蔬菜、水果,少吃垃圾食品;要适度锻炼,适度参加跑步、游泳等有氧运动,这有助于身体健康和放松心情;培养兴趣爱好,参加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活动,这不仅能丰富生活,还能提升自信心。此外,还可以设立短期目标,如学会一种新技能等,通过实现这些目标来保持积极的心态。
6月24日至6月27日,是2024年柳州中考的日子。中考生和高考生一样,也面临着考后的种种问题,然而,不少考生心理上的变化,往往会被家长忽视,导致许多考生在“放纵”和“沉默”之间难以平衡好心态而引发心理问题。韦为说,考生应参照高考后的调整措施积极应对。如果自我感觉良好,成绩理想,符合自己的预期,能顺利进入自己理想的高中,还应提早做好高中生活的准备。如果考试不理想,也要积极面对现实,调整期望值和自己的状态。家长也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心态平和,给予孩子最温暖的陪伴。同时,理解和包容孩子的不良情绪,多与孩子沟通,用心倾听孩子内心深处最真实的声音,与孩子共同面对考验。
(韦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