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张捷)油茶全身都是宝,嫩叶可以泡茶,油茶籽可以榨油,果壳可提炼精油。昨日,记者采访获悉,我市油茶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各县区因地制宜逐步形成林下种植、精深加工等油茶产业发展模式。
6月25日上午,在柳南区太阳村镇山头村油茶种植基地里,工人们在忙着锄草、浇灌、修剪、施肥,为套种土伏菱等中药材做好准备,以此增加效益。该基地负责人韦文盛介绍,这批1000多亩的油茶树是今年3月种植的,成活率95%以上。下一步,还将扩种5000亩油茶树,建立规模化新型油茶冷榨加工厂及配套设施,打造油茶产业链,带动群众增收。
近日,在柳城县大埔镇三塘村六元屯村屯山岭上,工人们在有序搬运油茶树苗、挖坑、种苗、培土。该村计划把山岭上的2000多亩林地全部种上油茶树。
融安县作为我市油茶主产区,采取套种模式发展油茶产业。融安县林业局党政办副主任吕伟良说,该县以建设油茶“双高”示范基地为依托,鼓励发展“油茶+N”复合经营模式,如“油茶+香杉”“油茶+桉树”“油茶+名贵树种”“油茶+中草药”等林下种养模式,以短养长、长短结合,既降低油茶管护成本、又帮助群众增收。
据悉,按照我市油茶产业发展相关政策,通过林业部门检查验收,符合条件的油茶新造林3500元/亩,分4年补助;低产林改造1500元/亩,分3年补助。截至2023年底,全市现有油茶种植面积共85.65万亩,主要分布在三江侗族自治县、融水苗族自治县、融安县、鹿寨县等。今年以来,全市共完成油茶新造林6.57万亩,实施油茶低产林改造3.63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