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柳州市委主管主办 国内统一刊号: CN45-0003 爆料热线:15877281116 15877281117






2024年07月12日

育拔尖人才 强创新之基

——柳州铁一中学“归柳二十载·奋进踏歌行”系列报道之三

今年3月,柳州铁一中学校长龙玫(左)代表学校接受北京大学颁发的“博雅人才共育基地”牌匾。 (柳州铁一中学供图)

柳州铁一中学学生动手探索。 (周仟仟 摄)

7月10日,同济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吕培明一行到访柳州铁一中学,表示将在柳州铁一中学建设一间人工智能实验室,为柳州校园科技创新研究助力。

同一天,距离柳州800多公里外的重庆市,柳州铁一中学2022级学生韦冠宇、杨煜曦正争分夺秒为将在16日举行的全国中学生信息学竞赛决赛作最后冲刺。届时,他们将代表广西,与全国高手一较高下。

风起于青蘋之末。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高中阶段学校如何响应号召,为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培育优质土壤?

“学校构建了‘初中-高中-大学’三位一体联合贯穿式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初中选苗、高中育才、大学成材。”柳州铁一中学校长龙玫介绍,该校通过优质师资、科学体系,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发掘学生的学科潜质,启迪学生的学科思维,涵养学生的学科特长,让更多的“千里马”在波澜壮阔的时代中竞相奔腾。

强强联动助力向上攀登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更不如授人以“渔场”。

在柳州铁一中学,这个神奇的“渔场”正是2021年1月成立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心。

如今,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心里群贤毕至。于内,拥有正高级教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教学名师莫邦哲;正高级教师、广西特级教师、广西教学名师、广西优秀教师李刚;中国科技大学数学英才班本硕博连读李柏博士以及众多国内C9、985、211、双一流院校毕业优秀教师。于外,柔性引进全国顶级专家唐本忠院士;物理奥林匹克中国国家队总教练兼领队宋峰教授;世界细胞和组织工程领域著名学者、科学家,1984届校友李松博士等,带来更为前沿的视野。

校内、校外的强强联动,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心里,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充分涌流。

今年高考被北京大学强基计划破格录取的韦淳誉同学,就是通过该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心激发了的潜能。“经历了两年的磨炼,激发我对物理兴趣,感谢学校和老师,让我向更辽阔的远方迈进。”韦淳誉说。

“我们希望引导学生沿着我们搭建的‘脚手架’,不断向上攀登。”柳州铁一中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心主任李刚介绍,学校通过挖掘培养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等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让每一粒“创新种子”都有机会成长为“参天大树”。

“合纵连横”培养未来之星

当学生在某方面表现出潜力,学校如何满足学生求知需要?

作为连接大学与初中的一个中间点,柳州铁一中学在实践中探索出了“初高中衔接课程、高中先修课、高中基础类课程、大学选修课、高中竞赛强基类课程、科技前沿创新拓展类课程”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六级课程体系。

通过向上、向下、横向的探索,校园里有志趣、有天赋、有潜力的苗子“冒”了出来、“长”了起来。

向上,柳州铁一中学是广西唯一一所“清华大学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大学中学衔接培养试点基地”学校,北京大学“博雅共育基地”三星级学校,哈尔滨工业大学“人才培养战略合作伙伴中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优秀生源基地”等,不断为高校输送具备卓越才华和创新潜能的“未来之星”。

向下,柳州铁一中学贯通拔尖创新人才初高中一体培养路径,并于2021年开始在该校初中部启动试点工作,系统化、贯通式地培养拔尖人才,允许有拔尖潜质的学生在更大范围内流动,激励更多学子勇攀科学高峰。在2023年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上,力压一众选手,取得满分的2022级学生胡开棣就是力证。

横向,柳州铁一中学还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领头羊的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结成深度共建,汲取前沿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为学生培养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精雕细琢育出有生力量

近年来,在“合纵连横”间,柳州铁一中学唱响了无数拔尖创新人才育人“新声”,培育了一批又一批“时代好种子”。

第40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该校学生朱成冲、韦淳誉、王远代表广西参加了全国决赛,最终获得两银一铜;

第37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该校学生卢光谊获全国一等奖,这也是本次大赛广西代表队高中组唯一的一等奖;

2023年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该校高中部4名学生获一等奖,9名学生获二等奖;初中部2名学生获一等奖;广西前五名中,该校学生占两名;

……

唯楚有材,于斯为盛。

经过柳州铁一中学“精雕细琢”,“小荷才露尖尖角”的人才中,也有不少成长为各行各业的有生力量、中坚力量、关键力量,如现任科普时报社社长,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尹传红等。

站在新起点,柳州铁一中学将继续为拔尖创新人才“搭桥铺路”,让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铁一模式”不断深化,让拔尖创新人才“破土而出”,让拔尖创新人才夯实新质生产力发展,让拔尖创新人才凝聚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历史伟业中。 (周仟仟 陈粤)

--> 2024-07-12 ——柳州铁一中学“归柳二十载·奋进踏歌行”系列报道之三 1 1 柳州日报 content_327467.html 1 育拔尖人才 强创新之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