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柳州市委主管主办 国内统一刊号: CN45-0003 爆料热线:15877281116 15877281117






2024年08月08日

藏在山水间的名著

——夏日登山寻古人足迹赏山水之美品摩崖石刻小记

位于龙潭公园山体上的部分石刻。

游客在马鞍山仙弈岩的溶洞里乘凉,观赏石刻。

“又西曰仙弈之山。山之西可上,其上有穴,穴有屏,有室,有宇。其宇下有流石成形,如肺肝,如茄房……”唐代柳宗元在《柳州山水近治可游者记》内记载了游览马鞍山的所见所闻。马鞍山位于柳江南岸,古时称“仙弈山”,山内洞径迂回曲折,其胜景不仅让历代文人墨客吟诗作赋,还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人慕名前来。

7月进入暑期,市民、游客登高畅游立鱼峰景区,沿着古人的足迹赏山水之美、观摩崖石刻群,在一次次跨越时空的“连线”中,近距离体验古人发布于天地间的“朋友圈”,享受夏日清凉。

1 夏日登山点开古人“朋友圈”

游人沿石梯一路登高,可将城市风景、绿水青山尽收眼底。马鞍山与别处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有3条登山道,不同的山道各有其赏玩的乐趣。山道沿途均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岩洞,岩洞或高大敞亮,或小如巢穴,人立于洞内犹如跃入夏日的清潭,凉爽之感随之扑面而来。

洞内洞外有不同字体的石刻,细观内文可见游记记载。最早一方石刻可追溯至宋淳化二年(991年),石刻为蔡仲典所作,石刻内容为“淳化二年辛卯岁五月四日,广南转运使时九州都巡检使蔡仲典、柳州知郡□□张德琇同游此志之”(□□为石刻缺失的文字)。石刻上除记录时间与人名外,还以题记的方式记录了赏玩的心情,如位于马鞍山仙弈岩左侧的《卢陵周叡奉命书》中写道:“登仙弈岩,置酒赏之。”

“旅游达人”徐霞客则在自己的游记中详细记录了游览岩洞的所见所闻,他写道:“其顶悬而侧裂者,复十有余穴,开夹而趣括无穷,曲折而境深莫閟,真异界矣。”

由此可见,马鞍山是历代游人游览柳州的必打卡之地,并将“游览攻略”刻于石上或写入书中,留待有心之人登高纳凉之时,细细咀嚼这跨越了时空的游山玩水的体验。

如今,望着这一个个“游览攻略”,仿佛蝉鸣绿荫、把酒言欢的夏游场景浮现眼前,令人有种酣畅淋漓的快感。来自广东的游客陈德铭说:“岩洞奇巧,古迹多,值得一游。”

据介绍,马鞍山上至今还留有宋、元、明、清历代名人游客的摩崖石刻32方,其中宋代20方。

2 读石壁上的“历史名著”

立鱼峰景区包括马鞍山、鱼峰山、小龙潭等。鱼峰山因柳宗元所著的《柳州山水近治可游者记》中的描述“山小而高,其形如立鱼”,也被称为“立鱼峰”或“石鱼山”。

鱼峰山上绿树成荫,亭台楼阁掩映,清凉国、玉洞、盘古洞、纯阳洞等7个岩洞相互贯通,石碑石刻琳琅满目,共有宋代以来摩崖石刻79方。著名诗人、作家和书法家陈运和在《鱼峰山公园》中描述鱼峰山为“一段沉甸甸的传说,一部绿油油的名著”。

鱼峰公园管理处文化旅游科科长龙筠介绍,鱼峰山的摩崖石刻主要内容以游览题记、题名、题诗及景点命名为主,从游览题记的石刻诗文中可见古人对鱼峰山的喜爱。如《鱼峰山题诗》中写道:“洞中景象乾坤老,石上诗文岁月长。人世百年能几会,从容且共泛壶觞。”

摩崖石刻既是古人风雅的见证,又从侧面点出了其景区风光旖旎的特点。拾级而上,在道旁、洞内、岩壁上依次可见镌凿着“有人岩下振潮音”“洞里有天飞野马”“嶂岭起灵鳌”等诗词,生动活泼的文字,让游人登山览石别有一番趣味。

另一类最值得品味的石刻为纪事石刻,其中最为知名的是清朝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刻于鱼峰山清凉国右侧的《造电线纪事》石刻,其内容为:“光绪癸卯仲夏之初,由省门造电线来柳。六月八日始克告成,而庆远一役,旋于八月九日大功告竣。心窃喜焉,偶值渡江登临胜境,谨就此而勒石志之,以垂永远云。”

龙筠逐字逐句解读:“该石刻不仅记录了柳州开通电报时的历史,还记录了作者刻石的原因与心情,阅读其文字如临当时之地,能体作者之感受。”

据资料记载,“摩崖”中的“摩”有摩擦、抚摸、磨练等多种含义,“崖”为山崖,两者结合意为将崖面打磨平整以待刻字,因此,摩崖石刻是一种利用天然石壁以刻文记事的石刻。立鱼峰景区之所以能留存摩崖石刻群,多因柳州市区三面环山,不仅有千姿百态、风景宜人的自然风景,也为文人墨客在山水名胜间摹刻咏叹、诗赋随感提供了自然条件。

据悉,柳州摩崖石刻数量在广西位列第二,全市现存各类摩崖石刻100多方。其中,龙潭公园、驾鹤山、市郊柳东乡独凳山北面的陆道岩、柳城龙船山等地均有摩崖石刻。

3 挖掘传承续写“石刻”新章

立于洞内抬头仰望刻于峭壁之上的石刻,不禁赞叹古人的智慧与勇气,这些奇险难达之处竟有楷书、草书、行书等不同风格的书体,堪称中国书法艺术的宝库。置身秀美的自然山景之中,欣赏不同年代的文字与书法风格,犹如欣赏一幅幅凝固的历史画卷,有了艺术美与自然美的双重享受。

“摩崖石刻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还为研究柳州历代发展史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市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中心主任闫少朋说。

近年来,为保护摩崖石刻,柳州开展了一系列摩崖石刻保护工作,先后实施“天山万里”摩崖石刻、陆道岩摩崖石刻、游山摩崖石刻、驾鹤山摩崖石刻保护保养项目,极大提升了摩崖石刻文物本体安全水平和展示效果。同时,市文物部门还通过实地调查,对全市摩崖石刻做了全面的整理与研究,并出版了书籍《柳州摩崖石刻》,深入挖掘石刻的历史研究与艺术价值。

“下一步计划将摩崖石刻保护工作纳入《柳州市不可移动文物保护与利用规划》,进一步做好石刻的保护与利用工作。同时,将编制《柳州摩崖石刻保护专项规划》,加强柳州摩崖石刻文化景观环境治理和展示阐释,助力柳州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设。”闫少朋说。

全媒体记者 覃珩 覃科 报道摄影

--> 2024-08-08 ——夏日登山寻古人足迹赏山水之美品摩崖石刻小记 1 1 柳州日报 content_329188.html 1 藏在山水间的名著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