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的柳州,天气晴朗。上午8时10分,身着灰白色工装的柳州市自来水有限责任公司柳西水厂副厂长覃敏杰出现在柳西水厂三期项目工地上,开启了他忙碌的一天。
2022年,覃敏杰“揭榜挂帅”负责柳西水厂三期的建设。两年来,他一心扑在工地上,以担当和汗水书写出奋斗的篇章。该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柳西水厂设计供水能力将从原来的每天30万立方米提升至每天50万立方米,市区供水能力更加有保障。
水是生命之源,两千多个日夜里,90后覃敏杰从基层一线技术员成长为全国技术能手、广西壮族自治区劳动模范,以实际行动书写青春篇章。
点滴之间的历练
从柳江到水龙头,每一滴水都得经过多道“历练”,才能到达千家万户,市自来水公司柳西水厂正是这些水的“安全中转站”。
“2018年我从学校毕业后,到水厂做一名一线技术员。”覃敏杰说,由于原水里含有各种各样的杂质,水厂通过一系列水处理工艺,才能保证自来水水质达标。
覃敏杰介绍,虽然柳州自2020年起已连续4年蝉联全国“水质冠军”,但柳江水质还没有达到直接饮用的标准。水厂里安装有原水实时在线水质监测仪表,班组人员24小时不间断进行数据监控。柳江原水需经过“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等工艺,才能流向城市供水管网。
为了保证自来水水质指标的合格、达标,水厂工作人员得进行严丝合缝的工作,除了紧盯设施设备呈现的各项数据,还聘请了一群金鱼做“考官”。
“金鱼对水质的好坏很敏感,可对水质的毒理性进行准确检测,是水厂检测输入水源的第一个生物检测者。”覃敏杰说,水源经过金鱼检测后,后续水工艺的处理还会严格层层把关,以确保出厂水绝对合格。
通过在工作中的日积月累,覃敏杰的技能得到快速提升,逐渐成长为公司的技术骨干和水质“把关人”。
创新火花的闪耀
覃敏杰所在的柳西水厂承担着市区大部分区域的供水,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何更好地保障供水?唯有向创新要答案。在基层一线锤炼多年,覃敏杰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在改革创新中结出不少硕果。
制水的其中一个步骤是沉淀,在工作中,覃敏杰发现水厂的沉淀池排泥斗存在泥沙淤堵的情况,如排泥不干净,将直接影响制水效果。为解决该问题,他与同事反复讨论后决定通过增加冲洗管道,将排泥斗冲洗后再排泥。该改造成功减轻了设施泥沙淤堵情况,提高了供水安全性。
此外,他还通过现场实验、方案比较、技术分析等举措,有效解决了水厂虹吸滤池存在的板结问题,优化水厂运行。改造后,一座滤池每年可节约用水量约23.4万立方米,预计每年可多供应约110万立方米。覃敏杰设计的“虹吸滤池气水反冲洗改造项目”在柳州市青年岗位科技“五小”竞赛活动中获优秀成果项目三等奖。
创新的火花还闪耀在柳西水厂三期建设中:在送水泵房和反冲洗泵房增加集水坑,便于维修时排空水池内的积水;在原水管道安装时在规范允许范围内提升高度,降低投资成本和施工难度;在排水排泥池中取消隔墙闸板阀,降低建设运行成本……覃敏杰通过开展技术攻关,不断优化制水工艺,确保了安全优质供水。
不断求索地向前
用创新推动技术的有效应用,是覃敏杰成长路上勇于突破、不断求索向前的缩影。
2020年,覃敏杰代表广西参加全国城镇供水排水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决赛。能参加决赛的,都是在一轮又一轮比赛中脱颖而出的行业内的优秀人才。经过刻苦的训练、充分的准备,最终,覃敏杰在竞赛中斩获佳绩,获得“自来水生产工”项目第二名,这是广西参赛以来获得的最好成绩。因表现优异,他于2021年7月被国家人社部授予全国技术能手称号,同时还被提拔为柳西水厂副厂长。
优秀的人不会满足一时的风景而驻足不前。
2022年6月,柳西水厂三期开工建设,作为柳西水厂副厂长、青年技术骨干,覃敏杰除了负责水厂的日常运行管理,还作为主要负责人推进建设工作。
项目方案规划、图纸设计、主体施工、设备安装、装饰装修……从头到尾,覃敏杰紧盯每一个环节,确认每个工艺流程、优化设计工艺、查看施工进度、把控施工质量,规避在老水厂运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经过两年多的建设,柳西水厂三期即将投入使用,柳州市区生产生活用水更有保障。
今年4月,爱岗敬业、创新实干的覃敏杰荣获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劳动模范称号。他说,前进途中,有平川也有高山,有丽日也有风雨,今后他将继续坚定理想信念,保障安全优质供水。
全媒体记者 周仟仟 报道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