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老师傅现场写春联,买一副回家贴正合适!”
“老板,这些糖饼怎么卖呀?”
1月22日,正值农历小年,柳北区沙塘镇也迎来了热热闹闹的圩日。一大早,来自周边村镇的摊主们就纷纷忙碌起来,将各类瓜果蔬菜、新鲜肉类、喷香炒货等整整齐齐地摆在市场摊点上。一时间,叫卖声此起彼伏,年味也在细碎的讨价还价声中愈加浓烈。
如今,在沙塘镇的圩日上,赶集正悄然向逛集转变。人们不再仅仅是为了购买生活所需而匆匆忙忙,而是放慢脚步,享受着圩日的热闹氛围。孩子们拉着父母的手,在各个摊位前好奇地张望,眼中满是新奇与兴奋;老人们则悠闲地逛着,与熟人热情地打招呼、唠家常。
春联、福字作为春节期间常见的传统装饰物,是居民们过年必不可少的物品。相比印刷体的春联,不少居民更钟情于带着墨香的手写春联。在沙塘镇农贸市场上,有的摊主现场挥毫泼墨,吸引不少路过的市民驻足围观。“趁着这次圩日,我们一次性把春联、灯笼打包带走。”张女士和妹妹在一家春联铺子前精心挑选了整整两大袋春节饰品,她笑着说自己还顺便帮村中几个亲戚采购了一些。
买肉、买菜依旧是居民圩日赶集的重头戏,许多居民已开始为年夜饭的菜单提前做准备。从周边村屯来赶集的村民赖柳雄说:“五花肉、芋头、红枣、木耳、调味料都得提前备好,不然除夕当天来不及做。大家还是习惯自己做扣肉,让从外地赶回家的儿女尝尝小时候的味道。以前赶集都是急急忙忙的,现在不一样了,能一路慢慢看、慢慢选。”
在热闹的集市中,还有不少现场制作的年味小吃吸引眼球。摊主们大多来自周边县城,为赶上圩日的好生意,清晨五六点就起床,收拾好货物后赶来摆摊。韦兰斌一家人分工明确,熟练地制作、销售白糍粑。韦兰斌笑着说道:“我们每次圩日都在这儿摆摊,从清晨5点一直忙到下午5点。虽说最近天气热,销量受了点影响,但圩日生意还是挺好的。”
开炒货店的韦香华一边熟练地翻炒着锅中的糖花生,一边热情地招呼着顾客。他与妻子做炒货生意已有6年,“这些芝麻糖、花生饼都是我们自己现炒的,大家看得见,也放心。”韦香华笑着介绍。空气中弥漫着炒货的诱人香气,吸引不少人驻足购买。
摊主们从早到晚忙个不停,脸上却始终洋溢着满足的笑容。在沙塘镇圩日,人们从赶集到逛集,不仅享受着购物的乐趣,更品味着浓浓的年味儿。
全媒体记者 覃林薇
见习记者 吴倩雯 报道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