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消息(通讯员谭凯兴、卫纲)2月5日,春节后上班的第一个工作日,融安县在人民会场召开“农转工”工作推进动员部署大会。会议解读了《融安县大力发展制造业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表扬了一批2024年度优秀企业,要求全县各级各部门要统一思想、凝心聚力,要有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干劲和决心,要始终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和昂扬的奋斗姿态,坚持“实干为要、创新为魂,用业绩说话、让人民评价”,乘势而上、奋勇争先,以大抓工业、大兴制造业的实际成效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柳州实践。
县委书记于福坚,县委副书记、县长胡伟华等参加会议。
“开年第一会就是要向全社会释放融安真抓实干、聚力前行,全力推动融安由农业县向工业县转变的鲜明信号。”于福坚在大会上向全县干部分享会议的意义和目的。
无工不富,县域经济发展必须发展制造业。于福坚说,人的因素是事业成败的关键因素,人才优势是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优势,人的现代化是最核心的现代化。大抓工业、大兴制造业是融安的战略之举、长远之策,也必将是一场艰苦的竞速赛、耐力赛、接力赛,全县广大干部必须尽快转变成工业县干部,必须具备工业县发展所需的工作思维、工作作风和成事本领;各级各部门务必从讲政治的高度,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县委的决策部署上来,唯有干部在工作思维、方式方法上完成蜕变,农业县迈向工业县的转型之路才能行稳致远,开启县域经济发展的崭新篇章。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于福坚说,爱拼才会赢,福建省晋江市刚开始发展工业时,自然条件和发展机遇比融安目前还差,资源也比较匮乏,但是晋江人敢于解放思想、敢闯敢试、大胆创新,敢于无中生有,善于抓住发展机遇,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东南沿海小县城到县域经济实力连续位居福建省各县首位,实现华丽转身,晋江发展经验值得融安学习和借鉴。
思路一变天地宽。于福坚说,融安目前发展的困难是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基数不大。全县上下要集中精力抓招商,集中力量育企业,实现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实现从量变到质变;各乡镇、各单位要把目前闲置的厂房、车间、空地、校园等有效资源进行盘活,立足融安发展实际,充分挖掘各种资源和力量,集中引进一批劳动密集型加工业、东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型企业、竹木深加工型企业等,发挥融安人力资源、竹木资源、生态资源等优势,让更多企业负责人来融安实地考察,来融安投资兴业。
营商环境是最好的招商,营商环境好坏,直接影响招商成绩。于福坚说,全县各部门要始终坚持“不叫不到、随叫随到、说到做到”的服务原则,确保落地项目服务到位、跟踪到位,健全以企业为中心的全生命周期服务机制,各部门不能干扰企业生产,企业有困难随时去协调解决,政府承诺企业的一定要想方设法去兑现;行政审批部门要深化“放管服”改革,服务好企业,简化审批流程,提高服务效率,为企业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同时,建立健全企业问题反馈机制,及时解决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提高服务意识,高效服务企业。于福坚说,在抓招商的同时,更好服务好现有存量企业,帮助企业解决招工难、融资难、订单难等问题,帮助企业发展壮大,相关职能部门要多想办法、多出实招,帮助企业多拉订单、多跑销路、多卖产品,帮助企业提高产品竞争力和附加值;春节后,要帮助企业尽快复工复产,切实解决发展中的各种难题,让企业轻装上阵,尽快恢复生产,让融安企业生产的产品能够卖到全国、卖向全球。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于福坚要求全县各级各部门要带头当好执行者、行动派、实干家,发扬斗争精神,敢于啃“硬骨头”,对重要工作要亲自干、带头干、靠前干,示范带动全县广大干部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抓好工作落实;要大力弘扬斗争精神,以真抓实干作风推动县域经济赶超跨越的美好蓝图变成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