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柳州市委主管主办 国内统一刊号: CN45-0003 爆料热线:15877281116 15877281117






2025年02月13日

守护蓝天碧水 厚植净土根基

——融水持续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绘就生态新画卷综述

融水秀美的自然景色。(资料图片)

融水老君洞景区。(资料图片)

执法人员在融江水源保护区采集水样。(资料图片)

生态兴则文明兴。保护生态环境,既为当前计,更为长远谋。

近年来,融水苗族自治县努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围绕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目标任务,不断加强联防联控,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县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稳中向好。

完善保障措施

融水不断提升生态环境品质,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始终坚持“抓党建、带队伍、求发展、促环保”的工作理念,将党建工作贯穿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全程,实现党建工作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双进步;做好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问题整改督促协调,印发《融水苗族自治县贯彻落实第二轮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整改方案》,以及融水2024年度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计划和入河排污口整治方案;做好创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自查等工作。2024年融水获得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1.2008亿元,占全市的50%。

多举措守护“融水蓝”

融水立足打造绿色生态市区长效机制,完善区域联防联控,有关部门各司其职、细化措施,严格落实各项管控要求,加强工业企业排污、工地道路扬尘、工业废气、路面撒漏、露天烧烤、餐饮油烟、机动车尾气等各类大气污染源管控。融水实行秸秆禁烧网格化监管,压实县乡村屯四级责任,做好智能监控系统火点处理。2024年以来,视频监控火点数为1260个,处理率为98%,自治区卫星遥感监测火点通报23个,同比减少70.9%。截至2024年12月31日,融水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9.2%,同比上升1.4%,PM2.5、PM10浓度均值分别为27微克/立方米和39微克/立方米,优良率和PM2.5、PM10浓度均为近5年来最佳。

不断擦亮“水质冠军”金字招牌。

2024年,融水做好重点企业及污水处理厂运行监管,持续开展融江、贝江地表水国控断面、融江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巡查,排查发现3个问题,分别对2家单位进行立案调查;严厉打击河道违法采砂,开展水事违法行为巡查70余次,巡河长度累计858公里,巡查出动288余人次,重点对非法采砂、侵占河道等行为进行查处,共立案调查各类水行政违法案件13起,已办结11起,行政处罚73.9736万元,有效有力维护河道管理秩序;推进问题入河排污口整治,对红色村等6个入河排污口完成截污并销号,截至目前,12个入河排污口标志牌设置任务全部完成。2024年以来,共完成16个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务,完成率为123%,全县农村污水治理率达22.2%。2024年,融江、贝江水质继续保持全国第一,实现了“五连冠”。

加强整治 保卫青山净土

为打赢环保治理攻坚战,融水不断加强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环境监管,压实土壤重点监控企业土壤污染防治主体责任,签订土壤污染防治责任书,督促企业落实土壤、地下水自行监测和风险隐患排查;加强部门协同,严格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治理工程管理,严把建设用地准入关,切实保障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利用。2024年以来持续推进历史遗留污染源综合整治项目,按计划落实,进展顺利。

持续捍卫绿色家园

近年来融水森林覆盖率达82.16%,境内有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1个自治区级保护区,1个国家森林公园和1个自治区级风景名胜区,设有2个国有林场,是广西重点林区县之一。

2019年以来,融水县城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均达97%以上,农村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100%。2022年以来,该县先后荣获“中国天然氧吧”“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国绿化模范县”“中国最美生态文化旅游名县”“中国旅游潜力百强县”等称号。

接下来,融水将始终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不动摇,一以贯之地描绘“绿色”蓝图,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持续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切实维护生态环境安全。

本报通讯员 荣珍珏 邓璇

--> 2025-02-13 ——融水持续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绘就生态新画卷综述 1 1 柳州日报 content_339881.html 1 守护蓝天碧水 厚植净土根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