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机器人的广泛应用,机器人管线包作为一种新兴的智能制造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潜力。2月12日,记者走进位于阳和工业新区的柳州中科电气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看到工人正在忙碌地生产机器人管线包配件,为客户赶制订单。
“正月初八就复工生产了。”柳州中科电气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郑小龙说。在今年央视春晚的《秧BOT》节目中,一群穿着花棉袄的机器人登台,惊艳全球,让机器人再次狠狠地火了一把。作为一家专业生产机器人管线包的企业,春节假期还未结束,该公司就接到了定制机器人管线包的订单。
郑小龙说,机器人身上的各个“器官”需要通过各种管线连接起来才能发挥作用。由于机器人在作业过程中需要不断旋转摆动,机器人身上的各种管线在扭动中就容易被缠绕、拉扯,以致管线被磨破、扯断和老化等,不仅影响机器人正常作业,还将大大缩短机器人的使用寿命。因此,就需要机器人管线包为管线“保驾护航”。而正确选用机器人管线包及配件,通过优化设计,不仅不会限制机器人的运动轨迹,还可减少管线在运动中受到扭曲或损坏,显著提升机器人的生命周期。
“很多机器人管线包都是为企业量身定制。”郑小龙说,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机器人在汽车、电子、食品、制药、化工等行业被广泛应用。该公司抢抓机遇,快速切入机器人配套产业赛道,于2023年建设机器人管线包生产线,并于2024年2月投产。目前该公司已成功自主研发生产3个系列的机器人管线包,包括防撞球、固定座、分线器、波纹管、伸缩装置和旋转法兰等上百种配件,并申请了多项国家专利,已成为国内外多个品牌的机器人生产企业的合作商,为这些企业生产的机器人配套管线包,产品品质及服务均获得客户认可。此外,还为我市诸如上汽通用五菱等企业生产线上的机器人量身定制了管线包,助力我市工业高质量发展。
全媒体记者 李书厚 报道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