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宋美玲)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的重要内容。近日,记者从市卫生健康委获悉,我市持续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县级和城乡基层下沉取得新进展,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更连续更高效。
截至2024年底,我市统筹城市三级医院,分别与18家县级医院结成紧密型医联体,实行管理、技术、服务“三下沉”,不断加强县级医院临床重点专科和管理能力建设,提升县域内常见病、多发病诊疗能力。得益于此,全市所有县级医疗机构均获评二级甲等,3家县级人民医院进入国家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百强榜单。
同时,我市综合考虑地理位置、人口聚集、道路交通、群众就医需求等因素,在2024年投入1.83亿元选建6个重点中心乡镇卫生院,打造成为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6个县域医疗次中心新增6060平方米业务用房、13个科室、160张床位,更好满足基层群众“家门口”就医的需求。
为提升基层急诊急救能力、实现高效转诊,我市已规范建设创伤救治单元26家、120急救站点34家、胸痛救治单元91家,链接急诊急救体系“最后一公里”。全市859家标准化村卫生室配备合格村医或乡镇卫生院派驻医生巡诊管理,所有村卫生室均纳入医保定点管理,基本实现“小病不出村、报销不跑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