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市民曾有过不同程度的头后部疼痛经历,有的时候是钝痛,犹如重物击打;有的时候如针刺,频繁而不能停止,严重者甚至痛得让人辗转难眠、焦虑不安,这种情况很有可能是患上了枕神经痛。然而,您是否知道,枕神经痛的源头可能并非在头部,而是您的颈部在“呼救”。
头痛令人寝食难安
2月12日,正值元宵节,市民李先生却茶饭不思,原来是头痛问题已经困扰了他两天。据他说,2月10日凌晨后半夜,他的后脑勺在未磕碰的情况下,突然出现阵阵刺痛。起初他以为是近期忙于工作、疲劳过度所致,但接下来的两天,刺痛非但没有缓解,反而有愈发严重的趋势。“那是一种毫无规律、毫无征兆的刺痛,睡也睡不着,吃也吃不好,很难集中精力做事。”李先生向记者描述。
由于头痛难忍,李先生选择到我市一家医院就诊。医生经过问询发现,李先生经常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伏案工作,回到家后手机不离身,长期低头的姿势导致他的颈部肌肉紧张,使得神经和血管受到压迫,由此确诊为枕神经痛。
经过治疗后,李先生的头痛得以痊愈,但他想不明白,平日里自己也经常锻炼,怎么会患上枕神经痛。医生释疑,长期不良的生活方式是主要原因,而过完年后突然高强度运动,枕神经卡压受损、局部发汗受凉,可能诱使病情发生。最关键的还是要平时注意颈部肌肉放松,在高强度运动时注意做好准备,张弛有度,避免头颈部受凉,平时不要长时间保持固定姿势。
这类问题出在脖子上
时下,随着电脑、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成为“低头族”,枕神经痛逐渐成为生活中的常见病。那么,明明是头痛,为何医生却说问题出在脖子上?记者采访了市中医医院疼痛科主任医师冯鹏玖。
“枕神经主要分为枕大神经和枕小神经,通常来说就是头部与枕头接触的位置;枕神经周围伴随着血管,颈部肌肉长期的紧张、痉挛会影响局部血液循环,进而导致患者头痛。”冯鹏玖介绍,这类头痛多数表现为单侧、间歇性或阵发性跳痛、电击样刺痛,疼痛主要位置在头后部,有时候也会向头顶、颞部和耳后放射,症状较轻者两三天可缓解,严重者会影响到正常生活,“枕神经痛通常与患者颈部长期保持不正确的姿势有关,学生、记者、设计师、老师等伏案学习工作时间比较长的群体,是枕神经痛的主要患者。”
有些人经常进行游泳、羽毛球、气排球等运动,为什么也会患上枕神经痛?冯鹏玖表示,长时间颈部姿势不良导致的颈部肌肉慢性劳损是导致枕神经痛频发的主要原因,但不是唯一原因。天气寒冷、运动后出汗、洗头后没有及时吹干、颈枕部直接暴露在风扇或冷空调下、感冒、颈部突然扭转造成的枕神经卡压也可单独诱发枕神经痛。运动引起的枕神经痛往往是肌肉急性损伤或者神经卡压造成的,通常来得快去得也快,而慢性劳损造成的枕神经痛容易复发。
改掉坏习惯才是治疗良方
对于枕神经痛,治疗方案也有很多种,一部分患者通过休息可自愈,口服布洛芬等镇痛药物、颈部推拿、按摩、牵伸、红外线照射治疗等治疗也有一定效果。如果以上保守治疗无法治愈,则进一步采用有创治疗。疼痛科医生最常采用的就是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这种方法定位准确,起效迅速,药物可以快速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消除炎症、为神经提供营养,也可以单独或联合针刺、小针刀治疗,缓解肌肉紧张、消除痉挛,从而治疗疼痛。
“最重要的还是要改变日常习惯。”冯鹏玖建议市民,伏案工作大约每隔一小时,起身做一次颈部“米”字操,即用头来画一个“米”字,起到保健的作用。间断使用颈椎枕也有一定预防作用。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头后部疼痛症状,通过休息和一般治疗长时间不能缓解,可能存在颈椎病、颈椎结构不良等其他可能,市民应尽快到医院相关科室就诊,避免耽误病情。
“此外,焦虑、不安、急躁等情绪也可能会放大枕神经痛的痛感。”冯鹏玖建议,市民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规范作息,调节好个人情绪,枕神经痛很常见,经过科学治疗和预防,多数患者很快便能痊愈,无须过度紧张、担忧。 全媒体记者 李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