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柳州市委主管主办 国内统一刊号: CN45-0003 爆料热线:15877281116 15877281117






2025年02月26日

从军旅硬汉到“菌菇司令”

——记广西绿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洪龙金

近日,清晨的柳城县社冲乡,薄雾未散,广西绿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星农业”)的菌菇培育基地已是一派繁忙景象。总经理洪龙金穿着沾满泥土的鞋子走出菇房,望向远处机器轰鸣的工地,目光坚定地说:“二期工程建成后,这里将成为联农助农的孵化基地,带动更多乡亲走上致富路。”1988年出生的洪龙金,从一名军旅硬汉转型为“菌菇司令”,用6年青春在西部热土上书写着乡村振兴的故事。

“我的家乡福建省漳州市是全国闻名的食用菌之乡,有‘中国菇都’‘世界食用菌名城’之称,食用菌产业成熟,产业链完整。”洪龙金说,正因如此,2018年他从部队转业时,便把创业目标锁定在食用菌产业发展上。“我更希望找到属于我的另一个战场。”

“柳城有漫山遍野的甘蔗渣、桑枝、秸秆,这些农林废料经过处理就是菌菇培育的‘黄金培养基’。”在部队时就研究循环农业的洪龙金算了一笔经济账:若将生产基地建在柳城,原料成本可降低40%。更重要的是,这片土地承载着他的乡村情怀:“部队教会我‘战场’无处不在,乡村振兴就是新时代的战场。”

2019年3月,洪龙金与两名退役战友扎根社冲乡。他们引进福建的先进技术,联合成立了绿星农业。从军事化管理车间到科学化培育流程,他们将部队作风融入田间地头,建成60亩菌菇工厂化基地。当第一批杏鲍菇破土而出时,废弃的甘蔗渣真正变成了“金疙瘩”。

创业初期,洪龙金遭遇了意想不到的困境。当地农户对食用菌产业充满疑虑:“种甘蔗几十年了,蘑菇能当饭吃?”为打消大家的顾虑,他自掏腰包组织40余名农户和新员工赴福建杏鲍菇厂考察,新员工带薪培训两个月,农户全程免费学习。“看到人家一年挣十几万元,乡亲们的眼睛都亮了。”村民覃茂回忆道。

洪龙金推出“三包”政策:公司提供菌棒、全程技术指导、保底价收购产品。在菌菇大棚里,洪金龙手把手教农户控温控湿,像带新兵般严格。他说:“菌丝生长差1℃,产量就可能减半。”村民韦大姐最初操作时战战兢兢,如今已能独立管理3万棒菌包,“洪总派技术员驻点指导,种出来的菌菇公司全收,去年我家增收了4万元!”

随着“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成熟,绿星农业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带动20个合作社、1000余名村民发展食用菌产业链。2023年,企业年产值突破8000万元,帮助种植户人均年收入从3200元跃升至1万元,社冲乡悄然崛起成为“桂北菌乡”。

走进绿星农业的检测中心,墙上“百术不如一诚”的书法作品格外醒目。洪龙金将部队的纪律意识转化为企业信条:建立58项标准化流程,从育种到产品全程可追溯。2020年,公司的杏鲍菇通过香港优质正字印认证时,他却连夜召回一批包装瑕疵产品,“信誉是企业的生命线,军人的字典里没有‘将就’二字。”

这种对品质的坚持让“绿荣星”品牌在国内外市场广受欢迎。2022年,企业入选“广西好嘢”农产品品牌,产品远销东南亚。当客商提出高价包销时,洪龙金坚持预留30%产能保障农户订单:“带乡亲们致富的承诺,比黄金更贵重。”

站在二期工程施工现场,洪龙金描绘着新蓝图:258亩的“联农助农孵化基地”将集成种植、教学、科普功能,建成后产能将实现翻番,可带动3000人就业。更令他骄傲的是,这里将设立退役军人创业孵化中心。“我们要打造‘退伍不褪色’的创业样板,让更多战友在乡村振兴中再立新功。”洪龙金说。

全媒体记者 陈粤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 2025-02-26 ——记广西绿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洪龙金 1 1 柳州日报 content_340780.html 1 从军旅硬汉到“菌菇司令”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