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柳州市委主管主办 国内统一刊号: CN45-0003 爆料热线:15877281116 15877281117






2025年02月26日

肩鸿任钜踏歌行 实干为要启新程

——柳州市五年来民政事业发展综述

融水苗族自治县部分幼儿园获捐学习、娱乐设施设备,孩子们在开心玩耍。

柳州市第五届公益集体婚礼举行。(周宁 摄)

街道(社区)为老服务中心开展文娱活动。

2024年,市益启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在太阳村中心小学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活动。

幸福养老在柳州。 (吴祉婧 摄)

工作人员上门为高龄老人开展适老化改造。 (黄蕊 摄)

老人一起过生日。(吴祉婧 摄)

新人在柳南幸福号婚姻登记车前合影。 (黄蕊 摄)

低保标准不断提高、居民在“家门口”享受优质养老服务、举办五届公益集体婚礼……一件件民生实事为幸福写下了注脚,美好生活映照在人民群众的笑脸上。

民政、民生、民心,事事关系百姓。

回望过去五年,我市民政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聚焦脱贫攻坚、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立足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等职责,在抓改革、惠民生、促发展中,不断将民生领域的“关键小事”办成百姓心头的“温暖大事”,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1.奋斗以恒:民政事业全面提速

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

无边光景一时新,在新时代的春光里,全市民政系统坚持“民政爱民、民政为民”理念,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制度创新、政策供给,不断深化民政改革,持续推动民政事业行稳致远。

五年来,柳州市县(区)两级不断健全完善老龄工作、社会组织、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社会救助、养老服务等工作领导机制。增设养老服务促进中心、社会组织服务中心、未成年人保护中心等事业单位,民政职能配置更加优化、体制机制更加完善、运行管理更加高效。

同时出台《柳州市养老服务设施布局规划》《柳州市新建住宅小区配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用房管理办法》《柳州市民政局关于推进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有效衔接的实施意见》《柳州市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综合创新试点工作方案》等多个涉及养老、救助、殡葬等民政领域的政策文件,民政领域制度体系“四梁八柱”持续完善。

一项项荣誉、一个个试点体现着五年来我市民政事业发展取得的成效:

柳州市获评为全国第四批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优秀城市,被确定为全国救助管理区域性中心试点单位、全国第一批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地区、广西唯一的全国康复辅具产业综合创新试点城市、全区婚俗改革试点单位,城中区获评为全区唯一的全国婚俗改革实验区;市民政局获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民政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广西选拔赛二等奖、柳州市“贯彻新发展理念奖”先进集体称号。

全市民政系统培养出国家级养老护理员、国家级养老护理裁判员、自治区级防腐整容师等一批专业技术能手,邱丽芸等民政干部职工荣获“全国民政系统劳动模范”“全国养老服务先进个人”“自治区先进工作者”等称号。

2.行胜于言:救助体系日臻完善

困难群众始终是党和政府深深的牵挂,也是民政部门的保障对象。

“感谢救助管理站和爱心企业给我就业机会,我会努力工作的。”2月13日,55岁的街头流浪人员张开宇带着市救助管理站赠送的被子、衣物等物品,到工作单位上岗。

张开宇从长期在街头流浪到成功上岗就业开启新生活,离不开我市民政部门的精准救助。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兜底性、基础性制度安排,关乎困难群众幸福冷暖,关乎社会公平正义。

五年来,我市民政部门围绕困难群体的急难愁盼问题,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在强化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发挥“促发展”作用,提升低收入人口参与初次分配的能力,推动社会救助从“保生存”向“防风险”“促发展”转变。

如何让科技创新赋能社会救助精准度?

借助数字化引领、智能化技术,我市民政系统构建了“社会救助+大数据”工作模式,依托政务信息共享平台,实现民政、教育、人社等10余个市级社会救助部门间信息互联互通,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五年来开展数据比对690万人次,推送预警信息10.5万人次,排查核实后纳入各类救助6400余人次。

精准救助的举措远不止这些。

五年间,我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2019年每人每月605元、每人每年3852元提高到目前的770元、6000元,城乡特困人员基本生活保障标准由2019年每人每月800元、500元提高到目前的1010元、650元。累计发放低保金31.67亿元,救助981.59万人次;发放特困救助金7.1亿元,救助90.44万人次,救助保障网更加密实牢固。

同时,关爱救助的触角不断扩大。我市率先在全区实现购买收养能力评估服务全覆盖、启动艾滋病病毒感染困境儿童关爱保护试点工作、实现乡镇(街道)困境儿童救助保护站全覆盖。全市建设市、县(区)未成年人保护中心4个,建成乡镇(街道)困境儿童救助保护站118个,实现儿童关爱服务市、县、乡、村全覆盖。累计发放孤儿基本生活补贴3948.64万元、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补贴3385.8万元、“福彩圆梦·孤儿助学”助学金508.6万元,让特殊儿童在关爱保护中成长。

近年来,市民政部门还充分发挥慈善第三次分配作用。广泛开展柳州“慈善一日捐”、99公益日等系列活动,策划公益慈善项目105个,全市慈善组织共募集各类款、物价值1.78亿元。探索社会救助与慈善帮扶有效衔接,设立“柳州市社会救助和慈善帮扶公益基金”,为市区75岁以上高龄分散供养特困人员提供个性化服务,累计开展生活照料、爱心送餐、助医助浴等服务共计195人次、382小时。

然而,我市民政部门关爱救助的脚步又何止于此?

五年累计救助流浪乞讨及临时遇困人员12235人次,护送返乡389人次,提供医疗救治792人次,落户安置171人;累计发放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474.807万人次,发放金额3.748亿元。探索特困人员“物质救助+关爱服务”创新试点,五年来筹措资金4500多万元,实施政府购买服务项目92个,为社会救助对象提供多样化个性化服务。

3.实干为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在依山傍水的白云颐养中心,长者不仅能获得24小时管家式服务、医护团队24小时值班,屋内还安装了跌倒报警器,智能床垫检测睡眠健康数据、市人民医院绿色通道等适老化服务。

这只是我市民政部门引导加快发展康养产业的一个缩影。针对人口老龄化现状,我市构建了兜底为基础、普惠为主体、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城乡联动发展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以“1521”康养基地项目建设为抓手,全市建成养老机构93家、街道(乡镇)为老服务中心77个、社区(村级)服务站点360个。

为了丰富养老服务市场供给,我市积极探索“养老+”物业、辅具、旅游、教育等,并大力推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养老服务场景的应用,提升养老产业的服务效能,推进养老事业和产业协同发展,不断激活“银发经济”的活力。

2021年,市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启用,集信息收集、数据分析、服务支撑、业务监管于一体,对养老服务项目实施、老人状况、居家安全、上门服务等方面进行全方位部署,构建“线上信息化管理,线下标准化服务”的智慧居家养老服务新模式。同时,通过为老年人家庭配置相应的网络信息服务系统和智能穿戴、远程监控等电子信息服务设备,动态掌握老年人生理指标及活动情况,为老年人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智能化养老服务。

目前,我市已建成老年助餐服务站点73个,拥有家庭养老床位2097张,配备康复辅具6750件、智能化设备7320件,实施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3800余户。

此外,我市积极引导和支持本地企业转型升级研发老年产品,搭建覆盖市区的适老辅具服务网络,以慈善和老年用品超市为平台促进企业产品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目前,深圳市优必选科技有限公司在我市建立优必选柳州智能机器人总部制造基地,广西双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柳州两面针股份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研发生产形式多样的老年产品。

民政工作既有民生保障职责,又有服务经济发展职责。

在大力撬动“银发经济”的同时,我市积极发展“甜蜜经济”。柳南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新址打造了独具柳州铁路特色的柳南幸福号婚姻登记车,柳北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新址建成我市首家“公园式”主题婚姻登记场所等,通过发挥婚姻登记“窗口”作用,将婚姻登记机关设置在文化旅游设施等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场所,助推文旅产业发展,让“甜蜜经济”激发消费活力。

行业商协会是政府联系企业、市场的重要纽带。我市通过出台《柳州市社会组织公益创投项目管理办法》,规范项目管理,激发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的活力,链接和撬动更多社会资源,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需求。开展“我为企业减负担”专项行动,引导全市行业协会商会通过减免、降低、规范收费、为行业争取帮扶政策等举措,减轻企业负担超998万元,助力优化营商环境。“赋能产业、服务企业,助力柳州螺蛳粉产业高质量发展”等5件案例获评2024年自治区社会组织优秀案例。

地名是一方水土、一片地域的“名片”。我市大力推进“乡村著名行动”,共收录城乡地名超2.85万条;编印《柳州地名故事》《柳州地名故事集》等,保护、传承、弘扬优秀地名文化;打造“地名+”服务模式,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行政区划工作,在助力乡村振兴的同时,不断提高地名公共服务水平。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市民政局局长王红表示,下一步,市民政部门继续聚焦服务对象的急难愁盼问题,以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为重点,围绕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推进智慧民政建设与数字化转型、提升社会治理效能、深化民政领域改革等方面发力,不断提升困难群众帮扶水平、养老服务质量、智能化水平,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推动公共服务提质增效,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柳州实践贡献民政力量。

(周仟仟 朱柳融)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市民政局提供)

--> 2025-02-26 ——柳州市五年来民政事业发展综述 1 1 柳州日报 content_340781.html 1 肩鸿任钜踏歌行 实干为要启新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