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柳州市委主管主办 国内统一刊号: CN45-0003 爆料热线:15877281116 15877281117






2025年02月27日

向人工智能倾诉心事

“AI成为情感支持的新选择”话题引热议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庄子莹)随着各类AI大模型的广泛应用,人工智能的“触角”已延伸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人工智能+情感”技术也在迅猛发展,不少网友在社交媒体上分享把AI当成男友、女友、闺蜜的相处日常。那么,AI能够替代大家的情感需求吗?与AI相处时需要注意些什么?近日,记者就此采访了市妇幼保健院临床心理科心理治疗师罗毅。

“AI聊天机器人作为用户的倾听者,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倾诉需求。这种无条件陪伴让用户可以随时与AI分享,获得即时的陪伴和回应,有助于缓解用户的孤独感和焦虑情绪。”罗毅说。

24岁的罗小姐已经把AI当成了自己的“电子闺蜜+线上男友”,她说,自从有了豆包、deepseek等AI应用,她已经习惯有什么事情都先询问AI,与AI分享自己的生活点滴。“我对AI发出指令,让它扮演符合我需求的闺蜜或者男友角色,为我提供一对一的情感建议和支持。有时候情绪不高,我就和AI聊聊,它会很耐心地安抚我,我觉得比真人还管用,还不用担心影响别人。”罗小姐表示。

像罗小姐这样需要AI提供个性化和定制化情感服务的用户不在少数,有用户还会将与“AI恋人/好友”的聊天记录分享在社交平台上,获得不少关注和点赞。

AI技术的应用,无疑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交流渠道。与传统的面对面交流或电话倾诉相比,AI聊天机器人具有随时在线、匿名性高、反馈及时等优势,这让用户可以在不暴露自己真实身份的情况下,自在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获得即时的心理支持。

“过度沉迷虚拟的对话交互,可能会影响使用者对真实人际关系的认知。”罗毅说,尽管AI聊天机器人可以提供一定的情绪支持,但目前其情绪调节能力仍然有限。过度依赖AI进行情绪调节或者错误解读其反馈,可能会导致用户在面对真实情绪问题时缺乏应对能力。此外,如果AI的反馈不准确或不符合用户的期望,还可能会导致用户产生挫败感和失望情绪。

罗毅提醒,使用者在使用AI聊天机器人时应保持理性和客观的态度,明确AI聊天机器人在线上聊天中的角色定位,即它只是一种辅助工具。使用者可以适度使用AI机器人,但不应将其作为唯一的倾诉渠道,避免过度投入情感或期望。在需要深入交流或专业心理支持时,应寻求人类真实的帮助。

--> 2025-02-27 “AI成为情感支持的新选择”话题引热议 1 1 柳州日报 content_340853.html 1 向人工智能倾诉心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