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柳州市委主管主办 国内统一刊号: CN45-0003 爆料热线:15877281116 15877281117






2025年02月27日

揭秘流感防治十大误区

当下是流感高发季,网络上关于流感的各种健康“科普”层出不穷。这些“科普”究竟靠不靠谱?为帮助广大市民科学预防流感,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科主任陆薇结合权威医学指南,为您击破有关流感的各类谣言,并教您避开防治流感的误区。

误区1:“流感就是严重一点的感冒,不用在意”

真相:流感(流行性感冒)由流感病毒(甲型、乙型等)引发,与普通感冒(鼻病毒等)致病源不同。流感可能导致高热(39-40℃)、肌肉酸痛、乏力,严重时引发肺炎、心肌炎甚至死亡。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显示,全球每年因流感相关疾病死亡人数为29万至65万,高危人群(老人、儿童、慢性病患者)需格外警惕。

误区2:“吃抗生素能治流感”

真相:抗生素仅对细菌感染有效,流感是病毒感染,滥用抗生素不仅无效,还会增加耐药风险。流感早期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奥司他韦等抗病毒药物,但需在发病48小时内使用,效果最佳。

误区3:“打了流感疫苗反而会得流感”

真相:流感疫苗为灭活病毒或重组蛋白疫苗,不含活病毒,无法引起感染。部分人接种后可能出现低热、注射部位疼痛,属正常免疫反应,通常1-2天自愈。疫苗保护率40%-60%,可显著降低重症风险。

误区4:“去年打过疫苗,今年不用再打”

真相:流感病毒变异快,WHO每年根据全球监测数据调整疫苗成分。即使病毒未变异,疫苗保护期通常仅6-8个月,建议每年接种新版疫苗。

误区5:“板蓝根、维生素C能预防流感”

真相:目前无权威证据证明板蓝根、维生素C可预防流感。保持均衡饮食、充足睡眠、适度运动才是增强免疫力的科学方式。

误区6:“熏醋、艾灸能杀灭流感病毒”

真相:醋酸挥发浓度极低,无法达到空气消毒效果,反而会刺激呼吸道。艾灸等中医疗法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不可替代疫苗和药物预防。

误区7:“得过流感就不会再感染”

真相:流感病毒亚型多(如甲型H1N1、H3N2等),感染某一亚型后仅对该型产生短期免疫,仍可能感染其他亚型。

误区8:“流感高烧要立刻吃退烧药”

真相:体温38.5℃以下且精神状态良好,可优先进行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儿童避免使用阿司匹林退烧,以防瑞氏综合征。

误区9:“戴口罩就能100%防流感”

真相:口罩可减少飞沫传播风险,但接触传播(如手摸病毒后揉眼、抠鼻)同样会被感染,需配合勤洗手(七步洗手法)、少去人群密集场所等综合措施。

误区10:“流感病毒怕冷,夏天不会传播”

真相:流感在温带地区冬春季高发,但热带地区可全年流行。夏季空调房里空气不流通,也可能造成传播。

科学预防流感三原则

1.接种疫苗:优先推荐孕妇、婴幼儿、老年人等高风险人群接种。

2.切断传播:注重咳嗽礼仪(掩住口鼻),开窗通风,定期消毒门把手等高频接触物。

3.增强体质:合理饮食,适度运动,避免熬夜。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如若出现持续高热、呼吸困难、意识模糊等症状,患者应立即就医,勿轻信偏方。

科学防疫,从拒绝谣言开始!

本报通讯员 辜丽娜

--> 2025-02-27 1 1 柳州日报 content_340856.html 1 揭秘流感防治十大误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