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是我们的新品头饰,今天美女主播给大家示范如何正确佩戴我们苗族的头饰。”2月25日,在融水苗族自治县融水镇的“俏达配苗族银饰工艺坊”直播间里,面对直播镜头,陈志元正在和网友互动。
今年39岁的陈志元是融水杆洞人,自幼跟随父辈学习苗族银饰锻造技艺,是祖传工艺第三代传人。2014年他开办“俏达配苗族银饰工艺坊”,2021年开办“俏达配苗族银饰传习体验馆”,向社会各界推介传授苗族银饰制作技术。
“苗族银饰主要以银料为原料,经过熔银、铸型、锻制、錾刻、编织、明矾煮、刷亮、水洗、烘干等多道工序锻造而成。经过多重工艺锻造出来的苗族银饰,因为做工精细、图案精美,受到市场青睐。”陈志元说,这几年来,柳州窑埠古镇的旅拍火了,游客们拍照时佩戴的华丽银饰大部分都是出自他的工坊。
苗族银饰是苗家人所钟情的一种装饰佩戴品,以大、重、多为美。2016年,苗族银饰锻造技艺入选第六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近年来,该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陈志元开办工艺坊、体验馆,把古老苗族银饰与当代文化融合,让古老技艺重现生机。如今,他设计的银饰不仅在业内引起广泛关注,还成为了许多景区旅拍的畅销品,并出口越南和老挝等国家,每年营业额超600万元。
“现在苗族银饰很受欢迎,我在工坊直播卖货,月薪过万。”苗族姑娘杨海琳笑着说,如今的苗族银饰不仅受到苗家人喜爱,还吸引很多外地的顾客在直播间里购买。
陈志元介绍,他在融水镇和杆洞乡建立的两个工坊还招聘了一批当地的村民参与银饰加工,带动他们一起增收致富。
夜幕降临,窑埠古镇里灯火辉煌,几乎每隔几米,就有人戴着华丽的银饰在拍照留念。苗族银饰的兴起,不仅为传统工艺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时尚界带来了新的灵感。让我们共同期待这一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饰品,在未来能够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全媒体记者 黎寒池 报道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