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时节,行走在柳江区的田间地头,随处可见农民们抢农时、忙生产的身影,一幅幅“人勤春来早,田间耕作忙”的春日美景图正在柳江大地上徐徐展开。连日来,柳江区各地抢抓农时,开展春耕生产,全面打好农业生产第一仗,为全年农业丰收夯实基础。
机械管护加持
“桃”味香飘助力振兴
随着气温逐渐回升,春耕时节的柳江区,桃花“盛装而来”,桃林下,种植户开始了春耕、春管等春季农业生产,田间山野呈现出一派生态美景。
“当前桃园已进入盛花期,今年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合种植鹰嘴桃,回南天气温有利于鹰嘴桃开花授粉,有效提高坐果率。”在穿山镇林寺村国春鹰嘴桃种植基地,正忙着给桃树补剪修枝、铺设地毯布的基地负责人韦国春说。该基地60多亩标准化示范大棚里,2000多棵桃树树形呈“Y”字形排列有序,该基地以现代化精品农业为发展目标,采取机械化耕作管理,经过十多年探索、实践、创新,成功打造出绿色精品水果品牌,去年鹰嘴桃产量达10万斤,经济效益显著。韦国春表示,今年基地继续采取生态化绿色种植,打造穿山“光头噜”鹰嘴桃品牌,形成“春赏桃花、夏品鹰嘴桃”的农旅融合发展模式。
近年来,柳江区持续抓好特色产业发展,以农民增收为导向,加大产业指导力度,大力发展新型农业经营性主体和社会化服务,不断拓宽销售渠道,并结合旅游观光、休闲农业,全面提升桃产业附加值,让乡村“桃”味香飘,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有效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冷链物流护航
小香葱成就大产业
春满柳江畔,葱香溢三都。近日,三都镇觉山村的万亩香葱基地里,翠绿的葱田在微风中翻涌着层层绿浪,现代化喷灌系统划出一道道银色弧线。葱农穿梭其间,熟练地采收、分拣、清洗香葱,空气中弥漫香葱的沁人辛香,更散发乡村振兴的蓬勃朝气。
“这批香葱收完,亩产稳达6000斤!”种植大户韦文决望着码放整齐的香葱,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得益于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和标准化种植体系,他承包的11亩香葱实现品质产量双提升,亩均增收1500元。在他身后,冷链物流车正将带着露珠的香葱发往粤港澳大湾区,让三都香葱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三都镇作为广西“菜篮子”工程示范基地,以科技创新为引擎,驱动特色农业蓬勃发展。通过构建“企业+合作社+农户”的联营模式,全镇香葱种植面积突破3.4万亩(含复种),年产量达6.8万吨,全产业链产值突破5.44亿元,2024年获评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我们要让‘小香葱’长成‘致富树’。”三都镇党委书记余文波表示,依托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申报的契机,三都镇正规划建设香葱主题农旅综合体,打造从田间到餐桌、从生产到体验的全产业链条。据预计,到2025年底,三都镇香葱综合产值将达到7亿元,带动就业超万人,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加强田间管护 小桑叶托起致富梦
眼下,随着气温回升,桑树逐渐进入抽芽展叶的关键期。3月3日,笔者在里高镇保仁村田间地头看到,农户们正抢抓农时,忙着开展春季桑树管护工作,为桑树的健康生长和全年桑蚕产业丰收打下坚实基础,田间地头展现出一幅人勤春来早的春耕图。
桑树地里,农户们手持农具,给桑树疏芽、松土,因地制宜开展管护工作。“疏芽是让桑叶长得更粗壮,为春蚕提供优质饲料。”农户程智梅对今年产业发展充满信心。
桑蚕产业是里高镇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目前,全镇桑树种植面积2.8万亩。近年来,该镇通过大力推广科学种植技术、引进优质桑树品种,桑叶产量和品质逐年提升,有效带动更多农户参与其中,种桑养蚕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下一步,该镇将继续以桑蚕产业为抓手,推动产业提质增效,助力乡村振兴,让小桑叶托起村民的致富梦。
本报通讯员 韦蒙玲 梁旎旎 黄漫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