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柳州市委主管主办 国内统一刊号: CN45-0003 爆料热线:15877281116 15877281117






2025年03月17日

划1米黄线 传管理温情

——记录城市管理者日常工作中的酸甜苦辣之一

祝学龙正帮助小摊贩将越线物品移至线内。

施划黄线后,店铺得以适当“外摆”。

编者按

2012年开始,每年的3月19日被定为我市的“城市管理日”。从城市管理走向城市治理,从单一执法到服务为先,从单兵作战到全民参与,城市变化每一处细节都凝聚着城市管理者的汗水和坚守。即日起,本报推出5篇系列报道,通过鲜活的故事,记录一线城市管理者日常工作中的酸甜苦辣,传递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敬请读者关注。

“以前见到执法车就躲,现在我们在线内经营,生意安稳了,日子也踏实了。”3月11日,在羊角山路的一个岔路口,卖菜的小摊贩黄女士坐在路边围墙下,她的菜篮摆放在距离围墙约1米的黄线内。而她口中的“线”,正是城市管理与流动摊贩经营售卖的“平衡点”。

“下次要记住把菜篮全都放到线内哦。”鱼峰区综合行政执法局鱼峰中队中队长祝学龙边说边帮助小摊贩将部分菜篮移动至“1米黄线”内。祝学龙介绍,在施划“1米黄线”之前,羊角山路一带,小摊贩们“东躲西藏”成常态,见到他们便匆忙收摊,导致菜叶果皮散落一地,不仅影响通行和环境卫生,也给附近羊角山小学的师生带来安全隐患。

“小摊贩有需求,与其围追堵截,不如划出‘安全区’。”祝学龙说,他与队员们通过与小摊贩们深入沟通,了解到附近鸡喇五队的居民有自种蔬菜售卖的需求,于是羊角山路与通往鸡喇五队的岔路口便成为了他们摆摊的首选地,而有些居民也以此为生。

了解情况后,鱼峰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决定在岔路口旁不影响通行与安全的位置划上黄线,为像黄女士一样的小摊贩提供了固定的经营场所。“有了固定场所,小摊贩经营更安心了,远远看到我们还打招呼呢。”祝学龙说。

“以前总觉得城管是来赶人的,现在觉得他们更像朋友。”马路对面的水果摊摊主梁先生指着门前的黄线说。如今,他的摊位得以向外延伸1米的空间,让过往市民方便选购,生意也变得更加红火。

这种“1米黄线”模式,不仅在羊角山路取得成效,也在乐群路得到推广。电动自行车维修店利用黄线将修车区域从狭小的店面中延展出来,五金铺也因此有了堆放材料的临时空间,商户们纷纷点赞:“城市管理越来越有人情味了!”

“我从事城管工作20年,最欣慰的是与市民、小摊贩的关系日益融洽,因为我们都在并肩同行,努力让城市更美好。”祝学龙介绍,2021年以来,鱼峰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结合小摊贩和商户的不同需求,在辖区内施划了十余处“1米黄线”,既满足了经营需求,又保障了行人通行和环境整洁,实现了城市管理与商贩经营的平衡。

全媒体见习记者

朱海粟 报道摄影

--> 2025-03-17 ——记录城市管理者日常工作中的酸甜苦辣之一 1 1 柳州日报 content_341996.html 1 划1米黄线 传管理温情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