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阵绵绵细雨过后,记者来到东堤游园看到一只松鼠在树干上爬上爬下(见上图),立刻举起手机拍下这有趣的一幕。之后,越来越多的市民见状,前来围观这只正在觅食的松鼠。
这只松鼠约巴掌大小,毛茸茸的尾巴随着身体的移动而摆动。它稳健又灵活地在树枝上跳来跳去,时不时抓起树皮上黑色的“食物”吃起来,津津有味。
“前几天中午,我也在此处发现了松鼠的踪迹,它们看起来一点也不怕人。”市民冯女士说,此前,她在龙潭公园游玩时常常看到松鼠活动,没想到这次在家的附近就能看到它们,令人惊喜。“欢迎它们成为我们的‘邻居’。”
无独有偶,眼下春暖花开,气温逐渐升高,3月6日,网友@Xiaoxi向“柳州晚报微姐”爆料称,她在东堤游园发现一条长1米多、头部和背部呈土黄色的大蛇横躺在绿化带的矮墙上。她表示,近期,她在此处还看到已经孵化的蛇蛋壳。
这些动物为何会在城市“安家”?市动物园管理处副主任俸海刀介绍,在我市生活的本土野生动物多为杂食性动物,它们会选择有丰富充足的食物、优质的水源等良好的生活环境居住。
“其实,除了松鼠、蛇,还有不少野生动物在柳州常住,包括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鹇、果子狸等物种。”俸海刀说,近几年在我市也发现了首次进城的“新来者”,如全球不足2000只的中华秋沙鸭。这些动物构成完整的生态链,生态系统趋于成熟。“野生动物是生物的生态链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它们的存在,不仅是生态环境保持良性的见证,也反映了人与动物能够和谐相处。”
据介绍,我市森林覆盖率达66.7%,柳江、洛清江等水系纵横交错。我市颁布实施《柳州市柳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多部门形成合力,同时发动和依靠群众,持续擦亮“水质冠军”金字招牌,地表水环境质量连续5年位居全国第一。我市独特的溶洞生态系统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孕育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形成“山环水绕、林城相嵌”的生态基底,为野生动物的繁衍生息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此外,随着市民对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得以增长,它们逐渐扩大活动范围,到城市与市民共享绿水青山。
那么,当野生动物与市民不期而遇时,我们应该如何与这些“邻居”和谐相处呢?
俸海刀表示,大多数野生动物胆小,惧怕人类。也就是说,如果你不主动去招惹它,它通常会主动保持安全距离。
特别需要提醒的是,遇到野生动物时,市民千万不要因为它们可爱或者可怜就进行投喂,也不要随意驱赶,更不能把它们带回家当成宠物。“如果市民在家里或野外看见常见的野生动物,应保持一定距离,默默地在远处观察,这便是与野生动物相处最好的一种方式。”俸海刀说。
全媒体记者 周茜
陈粤 报道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