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柳州市委主管主办 国内统一刊号: CN45-0003 爆料热线:15877281116 15877281117






2025年03月21日

向“新”发展 柳州氢能大有可为

□郭立伟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关于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的一系列重大部署,如“实施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政策和标准体系”“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等。氢能是一种来源较为丰富、绿色低碳且能够应用广泛的二次能源,可以有效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有着重要意义。氢能产业是战略性和先导性的新兴产业,需要以全球视野来谋划和推动。自治区为了促进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出台了《广西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3-2035年)》。柳州市顺应氢能产业发展大势,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全力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柳州市发展氢能产业初期应关注以下内容:

一、有计划培育柳州氢能全产业链

柳州培育氢能全产业链,重点在制氢运氢储氢、氢燃料电池系统、氢能汽车等方面下功夫,打造有柳州特色的氢能产业集群。一是用好现有柳州工业制氢的基础。柳化氯碱公司烧碱生产中副产大量高纯度氢气,辅之以相应的工艺流程改造可以为柳州氢能产业启动阶段供应良好氢能。但应注意到柳州市在突破固态储氢材料、低温液态、高压气态等储运环节关键材料和装备的核心技术方面有明显短板,这正是柳州市发展氢能产业努力方向之一。二是重视培育柳州氢燃料电池产业集群。支持上汽通用五菱等企业开展氢燃料电池产品开发和应用,形成系列化规模化产品,注重支持企业打造氢能产业关键零部件(高压储氢瓶等)生产基地。三是依托柳工等企业的工程机械制造业优势,支持企业发展以氢能为动力的挖掘机、叉车等,拓展氢能工程机械等产业链;发挥上汽通用五菱、东风柳汽等企业在氢能产业链主优势,东风柳汽已经获得氢燃料电池整车生产资质,可有效带动柳州制氢、加氢站等氢能产业生态链建设,逐步形成“制氢-生产氢燃料电池汽车-加氢”产业链;依托柳州深厚的汽车产业基础和持续技术创新,探索发展氢燃料电池重卡、轻卡等,优化发动机和动力总成集成与控制技术,提升相关产品批量生产能力。

二、引进社会资本支持柳州氢能产业创新

柳州发展氢能产业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如条件允许,建议成立柳州市氢能产业引导基金,资金主要流向支持氢能产业创新,重视统筹用好国家和自治区资金支持氢燃料电池汽车关键零部件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应按事后奖补形式展开。围绕柳州发展氢能产业链关键技术,支持上汽通用五菱、东风柳汽、柳工、柳化氯碱等企业开展氢能技术研究和相关产品研发,争取在柳州布局建设自治区级氢能产业创新中心、氢能技术创新中心、检验检测中心等创新平台等,努力让柳州成为广西氢能产业发展关键城市。

三、多角度拓展氢能应用场景

《广西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3-2035年)》对柳州市提出氢能产业具体示范场景。一是积极推广氢能交通应用,加大中重型、中远途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化应用,建立氢燃料电池汽车与纯电动契合互补发展模式;重点在钢铁、水泥等运营强度大、行驶路线固定的工业园区,开展氢能重卡短途倒运运输路线示范;在人口规模较大且产业基础较好的柳州等城市,开展氢能公交、环卫车商业化运营示范;推动建筑施工转型升级,开展中短途运输渣土车、牵引车和搅拌车等氢能工程车辆应用。柳州市在拓展氢能产业交通应用场景上有坚实的基础,上汽通用五菱与佛山仙湖实验室、武汉理工大学密切氢燃料电池汽车产学研合作,实现从关键零部件如高压储氢瓶到氢燃料电池汽车整车集成的国产化;东风柳汽2024年8月向天津荣程新能交付首批100辆氢扬动力Fe6-150kw氢能重卡。二是柳州工业城市的特点决定了柳州市在逐步探索工业领域氢能替代方面有应用基础。柳钢集团秉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国际化”,在防城港钢铁基地开展氢能应用,适时在其它工业领域推广氢能成为生产过程中高品质的热源等。

四、加强与国内国际氢能产业领域合作,实现融合发展

一是柳州市不断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内氢能产业先进地区和企业的氢能产业合作。目前柳州市部分县区已经与江苏省氢能技术创新中心、苏州市氢能产业创新中心、氢朝能源科技(上海)公司、氢朝能源装备公司等科研院所、企业合作,共同研究柳州氢能产业规模化、安全利用氢能的发展路径。此外,柳州市在氢能产业领域与“中国氢能产业之都”佛山进行合作发展,借势开展柳州的氢动力系统创新、可再生氢及氢基绿色燃料应用,有效促进柳州市氢能产品的快速迭代。二是用好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东盟地区论坛等国际合作对话机制和平台。柳州市相关企业择机与部分东盟国家开展氢能产业合作,部分东盟国家亦有绿色低碳合作要求。如越南《2021至2030年面向2050年绿色增长国家战略》提出开展绿色低碳国际合作,承诺将于2050年之前实现净零碳排放。柳州市用好氢能产业优势,积极同越南相关企业开展氢能产业技术交流、标准对接等,逐步开展国际间氢能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氢能产品研发等,用好RCEP、西部陆海新通道等重大机遇,实质性推动柳州氢能产业的扩大开放,实现柳州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作者单位:中共柳州市委党校

--> 2025-03-21 1 1 柳州日报 content_342236.html 1 向“新”发展 柳州氢能大有可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