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农历三月三,在三江侗族自治县富禄苗族乡,当最后一抹晨雾消散在都柳江河畔,河滩的空地上已是人声鼎沸。炮手将红绸包裹的“吉祥环”嵌入花炮筒,伴随“嘭”的一声炮响,“吉祥环”被送上10米高空,寨子里的后生们争先恐后扑向落点。
这是富禄苗族乡举办的第141届“三月三”民族传统花炮节现场,激烈的抢花炮比赛,向数万名游客展示了侗乡多彩的民族文化魅力。
侗族花炮节又称“抢花炮”,在百里侗乡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入选第二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民俗类),被人们称为“东方橄榄球”。
“抢花炮是刻在我们骨子里的记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侗族花炮节”代表性传承人汤鼎和说,花炮分为头炮、二炮、三炮,各炮都有它的特殊意义:头炮象征“吉祥如意”;二炮象征“风调雨顺”;三炮象征“五谷丰登”。
作为一项传统民俗活动,抢花炮既是祈福纳吉的仪式,也是考验团队协作与智慧的竞技项目。近年来,从田野到竞技场,这项承载着侗家人集体记忆的古老竞技,正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迸发出跨越时空的生命力。
据了解,今年广西三月三假日期间,三江富禄、古宜、斗江等多个乡镇举办了抢花炮等民俗活动,带来一场民族文化与旅游经济双向奔赴的狂欢盛宴。4天节假日里,接待游客61.6万人次,文旅消费收入达6.73亿元,让传统文化在创新中焕发活力,为乡村振兴与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全媒体记者 黎寒池
通讯员 龚普康 报道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