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柳州市委主管主办 国内统一刊号: CN45-0003 爆料热线:15877281116 15877281117






2025年04月06日

小“细胞”聚起城市“绿意”

——关注“无废细胞”助力柳州成为生态宜居之城

“无废小区”积极做好生活垃圾分类;“无废公园”将园区的枯枝、枯木、粪便等变废为宝;“无废医院”采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对固体废物的产生、收集、运输、处置等全过程进行监控和管理,并确保医疗废物得到安全、妥善转运与处置……如今,一个个“无废细胞”在柳州落地生根,为城市点亮绿意,成为我市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真实可感的成果。

“无废细胞”是指在固体废物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等方面表现突出的社会生产生活各类组成单元,是践行“无废城市”建设理念,促进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的重要载体。2022年4月,我市入选“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名单,并在去年评出首批57个“无废细胞”。近日,记者走进“无废细胞”,看它们如何助力柳州成为生态宜居之城。

让工业与生态共生共荣,“无废工厂”在发力,减少生产对环境造成的污染。3月28日,在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环保工程师赵志维动动鼠标,各类数据便清晰地显示在电脑屏幕上。

赵志维介绍,这套由东风柳汽自主搭建的能源环保信息化系统功能十分强大,不仅可以对公司的能源、环境管理体系运作,以及污水处理站运行等情况进行监控,还能完成零星污染物溯源管理等操作。

在这里,环保是有技术含量的。去年,东风柳汽通过实施污泥干化技术减少污泥产生量约505吨。“经过压滤的污泥含水率在75%左右,我们通过低温加热处理,则可以把含水率降至20%以下。”赵志维说,污泥干化技术能更安全地实现减排,这些含钙量较高的污泥可以通过综合化利用变成水泥产品。

据统计,2024年,东风柳汽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生产量约6200吨,综合利用率达99.42%;危险废物产生量约750吨,合规处置率达100%。

在“无废学校”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校园处处洁净。该校后勤和保卫处副主任黄丹介绍,学校不断完善管理制度、推进垃圾分类,并根据职业学校特点将垃圾分类等环保知识融入课堂。

“如烹饪课程会产出少量厨余垃圾,机电系和汽车系的实训课程涉及废弃金属零件、润滑油等垃圾,汽车系还会产生废旧轮胎、机油滤清器、废电池等需专业处理的垃圾。”黄丹说,教师会在课上教授与专业相关的环保知识,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分类、处置这些垃圾。

此外,该校还通过引入水、电数字化系统进行节能把控,组建“校园小管家”学生队伍、建立“环保行为积分卡”制度、开设“环保微课堂”等,将环保理念落实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

“无废细胞”仅是我市推进“无废城市”建设的一个缩影,我市聚焦工业、农业、生活源等多领域开展“无废城市”建设工作。工业领域加快绿色转型,柳州赛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电池梯次利用项目已建成,中城恒赢新能源(广西)有限公司的废旧锂电池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稳步推进。农业领域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新模式,目前,我市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86.98%,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89.61%,农膜总回收率86.93%。

此外,我市完善垃圾分类全链条体系建设,全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资源化利用率达到86.53%,回收利用率达到37.7%,提前完成自治区要求2025年达到35%的目标。

市生态环境局固体废物与辐射安全监管科科长韦敏介绍,目前我市正在构建发展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产业体系,以及探索钢铁行业“无废钢厂”发展模式、扩大钢渣综合利用新路径等方面努力。接下来,我市将持续推动循环产业发展壮大,提高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增加“无废细胞”数量和类型,提升“无废城市”建设水平。

全媒体记者 刘心蕊

--> 2025-04-06 ——关注“无废细胞”助力柳州成为生态宜居之城 1 1 柳州日报 content_343127.html 1 小“细胞”聚起城市“绿意” /enpproperty-->